摘要:某985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1995年出生的叶紫薇博士,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正教授。而叶紫薇入职该学院仅仅不到三年时间。有人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能力有,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桎梏。
某985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将1995年出生的叶紫薇博士,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正教授。而叶紫薇入职该学院仅仅不到三年时间。有人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能力有,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桎梏。
但是也有人眼红,认为多少老教师勤勤恳恳一辈子,退休时还只是个副教授。
但是叶紫薇的蹿红,质疑声还是不少了,尤其是这位年轻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竟是关于美国农业问题的研究,不少质疑者都认为这与校方宣传的"扎根中国现实"形成微妙反差。
看叶紫薇的简历,说顺风顺水都是草率,实在是"开挂":2017年浙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毕业;2022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农业博士学位;同年入职某985任助理教授(讲师级);而现在的2025年被破格晋升正教授。
要知道,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很多高校职称体系中堪称"坐火箭"。按照常规路径,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通常需要10-15年时间,期间不仅有其他副教授的竞争和还要有成绩,再通过严格的评审。而叶紫薇仅用不到三年就完成了这一跨越,难怪能上热搜。
互联网上的质疑,最具专业性的恐怕是同为该985本科毕业、北大硕士、现康奈尔大学金融学博士在读的校友的公开发文质疑,4月3日,他在文中直指此次破格晋升存在三大问题:
一、难道一篇SCIence文章就能"直升"教授?
他认为"在任何一所985甚至211高校,仅凭一篇一作Science文章就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正教授,都是闻所未闻的。"在高校圈内,即便是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通常也只是职称评审的加分项,而非决定性因素。
但是目前看到媒体的宣传,基本都是在说这篇SCI含金量有多高,会让人误解叶紫薇以此破格晋升。
二、质疑其研究方向为美国农业为基础数据
该博士质疑,校方宣传文案反复强调叶紫薇的情怀和服务三农,但其代表作却是以美国农业数据为基础的《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Lessons from compromised rootworm Bt maize in the US Corn Belt》(《好事过头:美国玉米带抗虫玉米的教训》)。
三、破格机制缺乏透明度
该博士还认为,"对事不对人,这种大肆宣传的破格晋升扭曲了激励初衷,对该校经管学部其他兢兢业业的老师不公平。"他认为,如此重大的破格决定,应该公开更详细的评审标准和过程。
目前来看,叶紫薇的晋升是通过该校“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这一渠道完成的,这一超常规方式旨在为拔尖青年人才提供快速通道。笔者以为能够公布出来,显然整个过程"程序规范、标准严格"。
其实叶紫薇的表现主要在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而该SCI论文虽然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首篇以国内学者为第一作者的Science长文,不过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破格录用,其实就是千金市骨,吸引更多的在外的学者归国做出成绩。
来源:趣笔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