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筑基 宣讲传情 数字添翼——民进沈阳市委会创新“三维共振”会史教育新范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0:22 1

摘要:“没想到会史学习能有这般鲜活形式。”这是众多辽宁沈阳民进会员参与会史教育活动后,发出的真切感慨。而这一反馈得益于民进沈阳市委会精心构建“内容深耕—宣讲浸润—数字赋能”三维共振的会史教育新模式。

民进沈阳市委会组织新会员实地探访民主人士北上光辉足迹、参观辽宁宾馆等历史场所。

“没想到会史学习能有这般鲜活形式。”这是众多辽宁沈阳民进会员参与会史教育活动后,发出的真切感慨。而这一反馈得益于民进沈阳市委会精心构建“内容深耕—宣讲浸润—数字赋能”三维共振的会史教育新模式。

今年是民进成立80周年,也是民进会史工作主题年,民进沈阳市委会以系统观念为引领,打破传统会史工作的静态局限,走出一条兼具深度、温度与广度的系统化、数字化、人文化会史教育路径,让沉睡的历史档案“活”起来,让民进先辈的精神“传”下去,将优良传统转化为凝聚会员共识、启迪未来前行的坚实精神纽带。

系统规划 筑牢会史工作基础

“每个基层组织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起来,就是沈阳民进的发展史。”民进沈阳市委会主委赵凯表示,沈阳民进高度重视会史工作,将其视为会员凝聚思想共识的重要抓手和力量源泉。

多年来,沈阳民进持续推进“会史续写工程”,构建起常态化修史机制。从定期收集整理史料,到逐年接续撰写,每一步都严守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会史的每一笔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同时,工作链条向下延伸,发动各基层组织梳理本单位发展历程,系统还原沈阳民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组织全貌。

为使各基层组织和会员集体参与到会史工作中来,民进沈阳市委会还成立了会史研究会,聘请了老领导、老会员作为顾问,为会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通过梳理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民进大家庭中的位置和责任,增强了归属感和使命感。”沈阳民进会员逄劼龙说道。

多维宣讲 实现会史浸润传播

“主委讲会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多党合作传统和民进先贤精神。”民进沈阳汽车工程学校支部主委王蔚在参加完“主委讲会史”专题活动后说道。

今年以来,为讲好民进故事,民进沈阳市委会构建了“主委—会员—新会员”三级宣讲体系。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成为“首席宣讲员”,深情讲述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等民进先贤在历史关键时刻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坚定信念与人生轨迹,将多党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民进先贤的奋斗精神娓娓道来,让会员们在聆听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在赵凯看来,不仅要讲好历史,更要讲好身边人的故事。为此,“民进人讲民进”活动应运而生。沈阳民进采用“机关干部+基层组织负责人+会员”的“三结合”模式,让身边人讲述履职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发大家情感共鸣。今年以来,已累计举办40余场系列活动,超过千名会员参与其中,共同分享着民进人的荣耀与梦想。

而对于新会员来说,“入会第一课”更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市委会精心组织他们实地探访民主人士北上光辉足迹,参观辽宁宾馆等历史场所。站在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新会员们仿佛看到了民进先贤们不畏艰险、北上协商建国的坚定身影。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直观感受了民进的光荣传统和奋斗历程,为他们的民进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维宣讲的推动下,会史教育实现了全覆盖。会员们在聆听和分享中不断汲取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激发了履职尽责的热情和动力。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历史传承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民主党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赋能 拓展会史教育维度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让会史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受会员欢迎?尤其是吸引年轻会员的主动参与?沈阳民进给出了创新的答案。市委会创新推出虚拟数字代言人“民民”和“进进”,为会史教育注入新活力。数字代言人运用先进的数字建模、语音合成和动画渲染技术,形象智慧亲和、举止生动自然。在精心策划制作的“数说新声 薪火传承”系列短视频中,它们深情讲述先贤们创建民进、响应“五一口号”、不畏艰险北上的坚定信念,还能生动还原民进前辈探索光明、执着奋斗的感人身影。

宣讲视频一经发布便获得广泛关注,目前已累计发布23期,全网观看人次过万,成为年轻会员学习会史的“新宠”。“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让会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作为民进一员的荣誉和责任。”沈阳民进会员张洪姝说。

与此同时,市委会还构建了新媒体传播矩阵,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会史专栏,发布会史故事、知识问答等多样化内容,并开展线上知识竞赛,实现“指尖学习、云端共享”。会员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随时随地了解民进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内容深耕—宣讲浸润—数字赋能’三者的同频共振,推动会史教育从单向传递走向多维互动。”赵凯表示,展望未来,沈阳民进将继续推进会史工作的系统化、数字化和人文化建设,为深化政治交接、凝聚政治共识贡献力量。

(孙 宁)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