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高脚苗易弱?教你怎么预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08:15 2

摘要:很多人种白菜,都遇到过同一个糟心问题——长出高脚苗。这苗看着比正常苗高,其实一点不壮,茎长得又细又长,叶子还少,拿起来软趴趴的,特别难管理。更麻烦的是,高脚苗后期会变成弱苗,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最后白菜要么长不大,要么结的球特别小,白忙活一场。今天就跟大家说清

种白菜总出高脚苗?教你7招预防,再也不用愁苗弱长不大

很多人种白菜,都遇到过同一个糟心问题——长出高脚苗。这苗看着比正常苗高,其实一点不壮,茎长得又细又长,叶子还少,拿起来软趴趴的,特别难管理。更麻烦的是,高脚苗后期会变成弱苗,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最后白菜要么长不大,要么结的球特别小,白忙活一场。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怎么才能预防白菜高脚苗,让苗长得壮,后期白菜也能高产。

首先得搞明白,什么是白菜高脚苗。正常的白菜苗,茎短粗,叶子翠绿又厚实,蹲在土里特别稳;而高脚苗正好相反,茎长得又细又长,有的能比正常苗高一半,叶子又小又黄,跟“豆芽菜”似的,稍微有点风就倒。只要看到白菜苗茎细、叶少、整体偏高,基本就是高脚苗了,得赶紧重视。

高脚苗的危害可不止难管理。首先,茎细就容易倒伏,一刮风下雨,苗就倒在土里,沾上泥后叶子容易烂;其次,高脚苗是“徒长”出来的,养分都用在长茎上了,根长得弱,吸收养分的能力差,后期就成了弱苗;最后,弱苗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行,容易招蚜虫、得霜霉病,就算没生病,也结不出大的白菜球,产量直接减半。所以预防高脚苗,比后期补救重要多了。

接下来就是重点,教大家7个预防白菜高脚苗的方法,每一步都简单好操作,照着做就行。

第一招是选对种子。别随便买种子,最好选当地常见的品种,比如北方的北京新三号、青帮白菜,南方的天津绿、矮脚黄,这些品种适应本地气候,不容易徒长。买的时候看包装,选“抗逆性强”“不易徒长”的,别买没听过的小众品种,风险高。

第二招是选对播种时间。播种太早或太晚都容易出高脚苗。北方地区,秋白菜在8月中旬播种,春白菜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南方地区,秋白菜9月初播,春白菜2月下旬播。温度太高时播种,苗长得快,容易徒长;温度太低,苗长得慢,也可能出问题,按地区选时间准没错。

第三招是整好土壤。白菜喜欢疏松、透气的土,之前种过黄豆、黄瓜、豆角的地最好,这些地养分均衡,还不容易有重茬病。要是土板结,浇水后表面硬邦邦的,提前半个月处理:每平方米撒20斤腐熟的鸡粪、羊粪或厨余肥,再用锄头翻松20厘米深,让肥和土混均匀,土松了,根能长得好,苗就不容易高脚。

第四招是控制播种密度。很多人觉得撒密点出苗多,其实苗挤在一起,抢阳光、抢养分,就会往高了长。正确的做法是:开1厘米深的小沟,沟间距20厘米,把种子撒在沟里,每颗种子之间留3厘米,撒完盖0.5厘米厚的薄土,别盖太厚。要是撒密了,等苗长2片真叶时“间苗”,把弱苗、密苗拔掉,保证每颗苗有足够空间。

第五招是合理浇水。播种后先浇一次透水,就是水渗到土里10厘米深,让种子吸足水。之后保持土面湿润就行,土干了再浇,每次浇小水,别浇大水。土太湿会缺氧气,根长得不好,苗就往高了长;要是下雨,及时排掉地里的水,别积水,积水不仅出高脚苗,还会烂根。

第六招是科学施肥。别只施氮肥,比如尿素施多了,苗会徒长。苗期要施腐熟的有机肥,像鸡粪、羊粪,每平方米撒5斤,撒在苗旁边,别碰到根,避免烧根。也可以用磷酸二氢钾,1斤水兑1克,浇在根部,隔10天一次,这样苗长得壮,茎不会细高。

第七招是保证光照。白菜苗每天至少要晒6小时太阳。种在阳台就放朝南的位置,这里阳光最足;种在地里,要是有大树、围墙遮挡,就修剪树枝,或者换没遮挡的地块。光照不够,苗会“追着光长”,一个劲往高窜,最后就成了高脚苗。

要是不小心已经长出高脚苗,也别直接拔,试试补救方法。先把苗周围的土往茎基部堆1-2厘米,埋住一部分茎,能让茎更稳,还能长新须根;然后控制浇水,土干了再浇,每天保证6小时光照;最后撒点腐熟的草木灰,每平方米2斤,草木灰含钾,能让茎变粗,避免继续徒长。观察一周,苗变壮了就没问题,还是弱的话再补种。

其实预防白菜高脚苗一点都不难,记住选对种、播对时间、整好土、控密度、合理浇水施肥、保证光照这几点,就能让白菜苗长得短粗壮实,后期不会变弱苗,结的白菜也大。大家下次种白菜,按这些方法做,肯定能避开高脚苗的坑,有个好收成。

来源:星月搞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