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卖行当“托儿”的日子:500万以下的游戏规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07:17 1

摘要:"38号拍品,起拍价80万。"当我的耳机里传来"加价到120万"的指令时,我知道今晚的重头戏来了。作为拍卖行的"委托竞投员"(俗称"托儿"),这是我本月第6次出现在拍场。

"38号拍品,起拍价80万。"当我的耳机里传来"加价到120万"的指令时,我知道今晚的重头戏来了。作为拍卖行的"委托竞投员"(俗称"托儿"),这是我本月第6次出现在拍场。

**1. 举牌的艺术**

"真正的藏家举牌都很克制,"我的师傅老李教导我,"你要学会分辨谁是真心想要,谁是来凑热闹的。"

根据苏富比内部数据,在100-300万这个区间,真正的买家平均举牌3.5次就会收手。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个过程看起来更"激烈"一些。

"看到那个穿红裙子的女士没?"老李在耳机里指导,"她举完第三次牌后,你马上接上。"

**2. 那些不得不流的拍**

上个月有幅估价60-80万的油画,其实早就内定要流拍。"艺术家工作室还有二十多幅存货,"老李解释,"要是这次拍低了,整个系列都得降价。"

我们的任务是制造"差一点就成交"的假象。最后当拍卖师宣布流拍时,还要配合做出遗憾的表情。据Artnet统计,2023年全球拍卖会中有23%的流拍是人为操控的。

**3. 新老买家的对决**

"最有趣的是看新钱和老钱的较量,"老李说,"科技新贵喜欢在最后关头突然加价,就为了出风头。"

有次拍卖,两个直播网红互相抬价,把幅字画从8万顶到95万。结果两人都没付款,最后作品重新上拍,只拍了12万。

"传统藏家就谨慎多了,"老李说,"他们会提前做足功课,连画框的年份都要查清楚。"

**4. 行业不能说的秘密**

"知道为什么有些拍品估价突然调整吗?"老李神秘地说,"那可能是撤掉了'托儿'的预算。"

根据我的记录,2023年参与的47场拍卖中,有12场出现了估价临场调整的情况。最夸张的一次,某幅画的估价直接从200-300万降到80-120万,因为原本安排的三个"托儿"有两个临时来不了。

来源:小哥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