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三等功”和战时“四等战功”有区别吗?哪个奖励更好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08:08 2

摘要:古时屡立战功者,除了金银粮田上的奖励,多数还会被天子下诏,加官进爵。而近代时,我党亦早在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就设立了战功体系,“红旗勋章”作为当时中央苏区制定的最高荣耀,被载入史册。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什么是“平时军功”,什么又是“战时军功”?平时三等功和战时四等功性质差不多?二者有实质区别吗?在激励措施上又谁更显著呢?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战功”的说法,《周礼》中提到:“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强调了律法的权威和战功的重要。

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荣获顶级战功的将帅,从杀神白起到西汉韩信,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被誉为“再造唐朝之人”的郭子仪。

古时屡立战功者,除了金银粮田上的奖励,多数还会被天子下诏,加官进爵。而近代时,我党亦早在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就设立了战功体系,“红旗勋章”作为当时中央苏区制定的最高荣耀,被载入史册。

战功,顾名思义就是指军人在战争或战役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及荣誉,这些成就普遍对该场战争的进程及局势起到关键作用或重要影响,为战争成功奠定了实际的推动作用。

在我军中,基本的战功系统普遍分4档,从高到低排序为一等战功、二等战功、三等战功和四等战功。

其中一等战功含金量最高,一般只授予在战争中表现极其出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军人;二等战功次之,授予在战争中具有显著贡献者;三等战功再次,授予战争中有重要贡献者;之后则是授予于战争中有一定贡献者的四等战功。

1947年,新四军时期就明确了以上提及的一到四等功,但当新中国成立,国家步入长久的和平年代,不再爆发境内的战争,解放军军功系统也相应进行了巨大的调整。

1955年四等功正式被取消,新时代的平时军功亦逐渐取替了战时军功,以下咱们以“军功”和“战功”指代两者。

简单来说,军功和战功在获取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战功就如前文提到,其必须要通过战争或战斗,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获得荣誉、做出贡献才有资格获取。

而军功一般指在和平年代,通过非战争的其他任务所取得的殊荣,这些任务囊括种类极广,可以是军事训练。

演习中的出色表现,亦可以是灾害救援、科研任务层面的卓越贡献,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军功都逐渐取代了战功,因为没有战争,军人也很难再获得战功。

直到2022年制度又发生了改变,这一年,我国中央军委印发了最新的《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其中明确提到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加强体系设计,为适应新时代世界军事格局,全面聚焦备战打仗的军队功勋荣誉表彰体系。

具体操作如下:按照勋章、荣誉称号、奖励及表彰,和纪念章等不同的功勋层次,将战时和平时有效区分,做到对军队功勋体系的全面重塑,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战时功勋体系恢复了,并且也恢复了四等战功。

在战功体系全面恢复后,按照《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部队里的军功奖励将分别分为“战时奖励”和“平时奖励”,战时奖励分一到四等战功,平时奖励则分为一到三等军功。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很多人会认为三等军功和四等战功性质差不多呢?多少和部队的退役金发放比重有关。

按照我国《退役军人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办法》规定,不同衔级的军官和士官,根据其所在梯队的高低,退役后逐月能领取到的退役金基数也不同。

而另一方面,曾获得军队功勋及荣誉表彰的军人,其退役金基数还会不同程度增加,按照规定,服役期间获得一等到三等军功者,退役金计发基数分别增加8%、4%和2%,而服役期间获得一等到4等战功者,退役金发放基数分别增加12%、8%、4%及2%。

由此可见,三等军功和四等战功对军人来说,于退役收益的增值程度上是一样的,所以不少人认为两者没啥区别,待遇相当。

实际情况却不尽然,在待遇上三等军功和四等战功虽差不多,但战功在任何时候都比军功更有含金量,原因都不用解释。

因此在其他许多层面,譬如转业安置、晋升选拔等,四等战功都比三等军功更有说服力,你认同吗?请评论区留言!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新华社 2022-02-0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

澎湃新闻 2022-01-11 《退役军人逐月领取退役金,细则来了!》

新华网 2015-10-01 《功勋与荣耀——揭秘我军军功章的前世今生》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4-3

来源:科学探索之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