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分落实”推动“四个一批”工作 落地见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02:32 1

摘要:“四个一批”工作目标是省法院围绕司法改革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安排部署,4月2日,州中院组织开展2025年“恩法大家讲”活动第一讲,聚焦案例、论文及亮点打造等方面开展学习研讨。利川法院准确把握“四个一批”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个一批”工作目标是省法院围绕司法改革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安排部署,4月2日,州中院组织开展2025年“恩法大家讲”活动第一讲,聚焦案例、论文及亮点打造等方面开展学习研讨。利川法院准确把握“四个一批”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九分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活动精神落地见效。

一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四个一批”创建工作事关法院工作全局、长远发展和综合绩效,事关法院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事关审判质效、司法能力、服务效能提升,事关审判工作现代化。利川法院将压实院长、分管领导等各方主体责任,将条线征集工作统一到审管办,加强统筹谋划,做实指导、跟进、督导、沟通职能,确保人人有责、上下一体、整体推进。

二 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将组织保障工作作为推动案例、论文、庭审工作的重要动力源,重点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和统筹管理机制,加强质效把关,为工作推进提供有力机制保障。修订考核制度,将“四个一批”成果与法官入额、评优评先、晋级晋升挂钩,推动创建工作管理方式由摊派式向激励式转变,由考核式向引导式转变。

三 进一步建强骨干队伍

激活队伍潜能,以《青年干警培养五年规划》为总牵引,统筹全院资源,与“利法青锋”“与光行”融媒体工作室等载体有机结合,加强对调研写作骨干的培养,多给年轻干警交任务、压担子。开展“解剖麻雀”式学习,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研究文化氛围。

四 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

找准自身特色优势,系统谋划部署,深挖一线“富矿”,持续性推进“利法案例库”经验做法,扎实建好“错题集”,为一线干警撰写提供“源头活水”。对特色品牌亮点工作集中培育攻关,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介,多点开花,避免千篇一律。

汪小月

党组成员、副院长

“恩法大家讲”首期开讲,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深度。作为分管立案庭与人民法庭的院领导,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法院需以“精品案例”为突破口,将“前端培育”与“末端实践”贯通,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筑牢案例培育“前沿阵地”。立案庭是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也是精品案例培育的“前沿阵地”。冉超同志关于裁判文书与精品案例写作的授课,让我认识到立案环节需从“程序性审查”向“案例价值挖掘”升级,引导干警在立案阶段即注重事实梳理与法律论证,推动矛盾化解与案例培育同步推进。

二是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的“桥头堡”。张谊院长关于宣传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埋头办案”,也要“抬头看路”,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巡回审判等方式,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心坎。

三、强化“调研+实践”双轮驱动。雷超院长强调“办案就是调研”的理念,要求我们将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深度融合,注重从个案中提炼共性规律,如针对家事、劳动争议等高发纠纷,形成标准化办案指南。

杨春桃

审委会专职委员

“恩法大家讲”首期聚焦“四个一批”问题,为审判管理指明方向。

一是以“三强法院”为纲,构建审判管理新格局。“三强法院”目标要求审判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要将“四个一批”指标细化到部门、量化到个人,通过动态监测,确保精品意识与审判质效、司法公信力同步提升。

二是以“调研+案例”为翼,激活审判效能新动能。冉超同志的授课,揭示了“精品案例”与审判质效的双向撬动作用。审判管理需强化“以研促审”导向,通过“典型案例库”“优秀文书评选”“庭审观摩”等机制,提高法官驾驭庭审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

三是以“传帮带+数字赋能”为基,锻造过硬队伍。张谊同志强调“宣传也是生产力”,启示我们审判管理也需强化“品牌意识”。通过“结对子”“搭台子”促进法官传承撰写案例、优化庭审的经验,同时依托智慧法院系统,推动审判管理从“人盯案”向“数管案”升级,以精细化管理提效能、以数字赋能促精品。

胡长玖

审管办主任

雷超院长在“恩法大家讲”中指出,做好“四个一批”工作要“换脑子、选苗子、压担子、结对子、搭台子、树牌子”,为基层法院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利川法院审管办将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全面谋划,深入落实。

一是坚持新思想,以过硬队伍行稳致远。“四个一批”工作是司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一项政治性、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将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跟进,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

二是立足新问题,以精进不怠快速切入。办理案件时,从全局着眼,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审判与撰写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做到以优质审判出产优质成果,以优质成效检验优质队伍。

三是探索新方法,以优质精品蓄势赋能。“四个一批”工作既要敢为人先,也需创新驱动。我将大胆探索,用心钻研,以点滴之力建实干之功,助力推动形成向善、向好、向上的工作氛围。

滕志军

综合办负责人

阳春三月,在州中院精心组织下,很幸运能到现场参加“恩法大家讲”活动,此次培训,既有思想淬火的震撼,又有躬身践履的笃定。冉超主任、张谊院长的授课明晰了“四个一批”工作的道与术,工作座谈明晰了工作的路与径,我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身体力行。

一是树牢理念,践行使命。围绕上级法院部署安排和本院工作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担当作为,积极争先创优,全力参与到“四个一批”创建工作中。

二是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对标对表,以“清单式”方法全面剖析自身工作不足,针对性改进短板不足,以更大力度做好案例论文撰写。

三是融通互促,力争出彩。协同抓好写作与宣传工作,持续性抓好学习提升,主动向优秀同志取经,围绕司法一线重难点问题开展好调研,既确保量更注重质,力争有所突破和斩获。

李潇

综合办干警

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思想盛宴,让我对法院宣传工作的使命与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如何讲好法治故事、传递司法温度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是在一线故事里找灵感。张谊院长提出“新闻是学习出来的、实干出来的、策划出来的”,让我深受启发,宣传工作必须扎根审判实际,将法院干警扎根基层、化解矛盾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的法治故事,用真实案例和鲜活细节做支撑,才能牢牢架起司法与群众的连心桥。

二是在普法实践中冒热气。雷超院长强调“办案就是调研,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办案”。作为宣传干警,我深感责任重大,宣传工作需要以扎实的功夫深入调研,挖掘案件背后的社会意义,更需以敏锐的脑力提炼司法智慧,让专业内容“飞入寻常百姓家”,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让宣传工作“接地气、冒热气”,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三是在潜心培育中造精品。正如冉超主任“精品案例需要潜心挖掘”的方法论一样,新媒体传播格局下,宣传工作也需精心培育,宣传干警既要坚守“内容为王”,用短视频、图文报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法治故事,也要主动“破圈”,探索“直播庭审”“互动普法”等新模式,让司法案例既有“厚度”又有 “网感”。

来源:芊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