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结论:噪音大、楼距近、冬天零下十度,门留着比拆更值钱;房子60平以下还对着绿地,拆掉立马胖出10平;最怕的是中间那类“又想显大又想静音”的人,最后选了轻薄智能门,结果钱包先空了。
“阳台门到底拆不拆?
”——这条争论已经把装修群炸成三派,每天吵到凌晨三点,还没装完房子就想离婚。
吵完才发现,99%的人根本没弄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先说结论:噪音大、楼距近、冬天零下十度,门留着比拆更值钱;房子60平以下还对着绿地,拆掉立马胖出10平;最怕的是中间那类“又想显大又想静音”的人,最后选了轻薄智能门,结果钱包先空了。
真·住过两年的人现身说法:住马路边的,拆门第二天就后悔,空调轰到凌晨两点;隔壁楼间距30米,拆门后客厅像阳光房,晒被子像开露天晒衣场,邻居直接看直播;同小区顶楼那对年轻夫妻,拆了后塞跑步机+猫爬架,现在猫猫在跑步机上撒欢,人窝在沙发看投影,谁都没想起隔壁那道门。
最新黑科技也给纠结的人留了活路。
松下去年出的“隐形推拉”系列,边框薄到1.6厘米,合上就是一面完整的落地窗,拉开后藏进墙里,客厅阳台像橡皮擦一样突然合并。
缺点是单价过万,装完还得配同款踢脚线,不然那条缝越看越像施工事故。
预算够不到黑科技?
选窄边钢化+夹胶玻璃的传统推拉门也能保住通透。
淘宝爆款两千多一套,但地轨一定选吊趟式,别让扫地机器人每天爬坡表演极限运动。
地轨有0.5厘米凹凸的,三天卡一堆猫毛,谁扫谁知道。
拆门还有隐藏开销:拆墙+地面找平+通铺再美缝,人工+材料轻松飙到每平三百起。
要是阳台原本有反坎,还得加“小斜坡”过渡,否则扫地机器人冲过去直接翻车。
住广州的朋友更惨,拆了不到半年回南天来袭——墙面潮出水珠,悔得连夜装回简易折叠门。
法律风险更不能忘。
有的物业把“阳台外探20厘米”都算违建,别说拆整道门。
拿不准?
直接去住建局官网查《住宅设计规范》,看到“承重剪力墙”四个字就早点熄火,省的邻居一句举报装修押金全打水漂。
最后一招不是技术,是认清生活方式:家有熊孩子or狗每天跑圈,留门至少能拦住一半尖叫声;一人独居+养猫,拆了把阳台封进猫别墅,猫高兴人也高兴;最怕那种夫妻一个怕冷一个怕闷,最后选了双轨道“半拆不拆”,门扇挂中间像商场风幕机,谁路过都想吐槽一句“施工队漏装了吗?
”
装修没有标准答案,想清楚一年后最烦的是“噪音、灰尘还是丑”,这道门的去留,就只剩签字那一刻。
来源:三餐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