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揭示星系早期消亡之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23:42 1

摘要:在广袤的宇宙中,恒星与星系如何诞生?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心。根据当前最主流的宇宙学模型,大爆炸发生约3亿到4亿年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随后在约10亿年内经历了快速生长。然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最新观测,似乎为这一理论增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星系团 SMACS 0723。图片来源:NASA、ESA、CSA 和 STScI

在广袤的宇宙中,恒星与星系如何诞生?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心。根据当前最主流的宇宙学模型,大爆炸发生约3亿到4亿年后,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随后在约10亿年内经历了快速生长。然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最新观测,似乎为这一理论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日内瓦大学(UNIGE)天文学家Andrea Weibel博士及其团队在韦伯太空望远镜的“RUBIES”项目中,捕捉到了极早期宇宙中星系的光谱数据。这些观测结果颠覆了传统模型的预测:他们发现一个编号为RUBIES-UDS-QG-z7的星系,在宇宙诞生仅约7亿年后,就已经停止了恒星的形成。这一发现让天文学家感到意外,因为按理说,这个时期的星系应该还处于活跃增长阶段。

根据现有理论,星系的生长依赖于恒星不断形成。然而,星系在演化过程中会逐渐“熄灭”,即停止形成新恒星,成为所谓的“红色死亡”星系。这一过程通常要耗费很长时间,由超大质量黑洞、恒星风、外流等因素导致。然而,韦伯的观测显示,RUBIES-UDS-QG-z7在极短时间内就积累了超过100亿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物质,并迅速陷入沉寂。

韦伯望远镜的发现表明,早期宇宙中的“安静”星系比之前模型预测的多出100倍。这意味着我们对宇宙演化的理解还远未完备,现有模型中的关键机制或许需要重新审视。

日内瓦大学科学学院的Pascal Oesch教授指出:“找到早期宇宙中的第一批大质量静止星系(MQG),有助于揭示它们快速熄灭的原因,这对于完善宇宙模型至关重要。”

RUBIES-UDS-QG-z7的发现无疑激发了天文学家的好奇心。这个直径仅约650光年的星系,其恒星质量密度远高于现今的静止星系,暗示它们可能是今天巨型椭圆星系的前身。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深空探索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令人震撼的发现。或许,关于宇宙诞生与星系演化的谜题终将得到解答。而这一次,我们仰望星空,收获的不是答案,而是更多的未知与想象。

来源:科学露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