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C端的爆发让搜索营销成为主流,社媒的发展又让种草成为第三种范式,那么,AI的到来会让营销产生哪些颠覆式的改变呢?Morketing 2025特别打造《AI营销新范式》栏目,将结合理论与实践,为观众呈现最新鲜、最专业的AI营销见解和策略,在AI视角下,探寻营销
文 | Eric
PC端的爆发让搜索营销成为主流,社媒的发展又让种草成为第三种范式,那么,AI的到来会让营销产生哪些颠覆式的改变呢?Morketing 2025特别打造《AI营销新范式》栏目,将结合理论与实践,为观众呈现最新鲜、最专业的AI营销见解和策略,在AI视角下,探寻营销与商业的新可能。
“广告制作周期从7天压缩到1天,Grok已经为活跃于X平台上的品牌的市场团队配了台‘加速器’”,这背后是AI进化到“深度赋能”阶段的信号。
广告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工业革命”。
曾经被营销人视作威胁的AI,如今却成了21世纪的“珍妮纺纱机”。过去十年的广告经历了“燃油车时代”,经验主义的决策是方向盘,而静态的市场调研是导航仪。
而今天,这辆车正在装上AI引擎的自动驾驶系统。从Grok三分钟生成游戏DEMO,到帮金融App提升103%安装量,AI不再只是车载收音机里的语音助手。
以前是人工指挥AI干活,现在是AI带着人类跑图。就像学骑自行车总要放手,营销人也要学会在AI构建的智能轨道上,把时间与精力从生成等重复性劳动转向更需要“人味儿”的创意决策环节。
而当X平台与Grok开始用搭载20万片芯片的超级计算机驱动广告生态,营销人又该如何抓住这波AI红利?
为此,Morketing Group 创始人 曾巧特别邀请了X公司亚太区总裁 Alan Lan展开了对话,为“自动驾驶”疾驰中的广告行业移除这些“绊脚石”:
Grok为广告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Grok能成为“地球上最聪明的AI”?
传统的广告咨询公司能否抵得住AI洪流冲击?
xAI生成的广告能不能和市场部一样有“人情味”?
“地球上最聪明的AI”,
Grok凭什么?
曾巧:马斯克说Grok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凭什么?
Alan Lan:Grok聪明体现在它强大的推理能力与实时数据整合能力。
首先,Grok在物理和数学能力上的表现已超越其他AI平台,其推理能力以及实时数据整合能力均表现出色。据了解,这是海外第三方平台在进行AIME(数学)与GPQA(科学)等基准测试后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而推理能力的基础是运算,运算是X的强项。
大家都知道xAI(埃隆·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的历史其实很短暂,仅仅在18个月前才创立,但它的创新研发速度却相当快,这就是因为马斯克理解到我们需要强大的超级电脑去更快速地学习与更新。
马斯克在Grok3 的发布会上提及,xAI与英伟达合作,在美国孟菲斯新建了一座超级计算机集群,名为‘Colossus’。这座设施搭载了10万片NVIDIA H100 GPU芯片,令人惊讶的是,整个项目从启动到投入使用仅用了4个月时间。这不仅展示了xAI在技术上的雄心,也体现了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惊人效率。据悉,这个超级计算机为Grok 3的训练提供了强大支持,使其计算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说对于其他传统公司而言,搭建10万芯片的服务器可能需要18-24个月的时间。即便我们目前已经是全世界运算力最强的AI,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能把算力继续增加到5倍,达到100万片芯片的水平。
另外,Grok的功能也相对多元化。由于Grok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以及广阔的信息源,其在医学与法学方面也有出色的发挥,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斯克做的Nerualink(一家关于神经医学方面的公司)。
曾巧:逻辑和运算能力为Grok提供了更多的“舞台”,那它比别的模型强在哪里?
Alan Lan:就是刚才强调的“推理模式”。Grok 3 Reasoning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对Reasoning重视是别的平台是远不能及的。
简单来说,Grok能像人类一样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并自我验证,这有效减少了AI备受争议的“胡编乱造”现象。
另外相较于依赖静态数据模型而思考的AI,Grok通过整合X平台的实时数据,能够给出最贴合当下趋势的回答。
曾巧:我们了解,AI已经走过了智能办公时期、智慧搜索时期,那么,AI的应用现在走到哪一步?
Alan Lan:AI应用现在进入了“深度赋能”的阶段。
以往AI更多地像一个工具,做一些信息搜索和分析的工作。但深度赋能后,AI能渗透到更复杂的场景中。
类似于AI Agent,Grok在未来也会推出类似的工具。在数字营销、实时决策支持和创意生成等环节,让AI从“辅助者”变成“核心驱动力”。
包括X公司的内部团队也鼓励用Grok去工作,现在有人觉得用AI编程或者写报告像在“作弊”,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能把AI在工作场景用好,恰恰是用AI提效能力的体现。
毕竟当5年或10年后AI发展的越来越全面,就会有更多的职业被替代,但最后被替代的一定是“把AI用得很好的人”。
曾巧:实现深度赋能,也需要不断迭代本身。Grok随着AI的发展做了些新尝试吗?
Alan Lan:Grok的发展其实和AI技术的发展轨迹是很吻合的。
2023年刚推出时,它作为一个AI助手,主要偏向智能问答和基础任务支持,像是智能办公和搜索功能的结合。
到了Grok 2和Grok 3,它开始拓展到更复杂的场景,比如广告创意生成和数据分析,这就是“深度赋能”。可以说,AI往前进一步,Grok也随之进一步。
举例,马斯克是个很喜欢打游戏的人,偶尔也会直播玩《暗黑破坏神4》,他说要做一个自己的游戏工作室。
在Grok3的发布会上,他就为我们演示了用3分钟便能做出将俄罗斯方块与宝石方块结合后的游戏,而到今年,Grok已经能实现在手机上做出3D宇宙射击游戏了。
其实AI的技术发展非常快,而Grok也做到了紧密地跟上AI的进展。
曾巧:Grok最初并非为广告而设计的,而是“小助手”的身份。它在怎么样的契机下,让Grok成为了数字营销的发动机?
Alan Lan:Grok最开始的定位是“通用AI助手”,帮助用户理解宇宙、回答各种问题。
宏观上讲,也和马斯克的个人的特色和思想有关系。他从买下X平台到今天以来的眼光都是长远的,希望能靠AI加速人类的多星球生活,让AI能造福人类。
曾巧:“人类的多星球生活”,长远的愿景下,也需要落地,所以,具体看呢?
Alan Lan:转向数字营销的契机,跟X平台的需求和行业趋势有关。X平台一直强调要服务于用户的体验优化和品牌传播,比如我们希望品牌能够讲好自己的故事,也希望用户能了解品牌的价值,更希望海外用户能了解一下国内品牌的价值。
所以,在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广告相关的AI工具(Prefill with Grok和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这也正好赶上了全球广告行业加速拥抱AIGC和数据驱动优化的热潮。
Grok能融入进广告生态,是AI与行业的共赢。不仅提升了X平台的竞争力,也顺应现在市场对AI自动化和高效营销工具的需求。
生成+建议,
Grok如何助力广告
曾巧:一方面行业发展到一定发展阶段,另一方面X平台也希望品牌更好地应用Grok去讲好故事。刚刚提到Prefill with Grok和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这两款工具,可以分别介绍一下吗?
Alan Lan:一般中小企业或者出海企业的最大困境就是文案怎么写?素材怎么做?要做什么样的创意?特别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源不充足,或者做跨境出海的时候对本地市场不够了解。
Prefill With Grok就是聚焦于广告的创意生成阶段,广告主只要输入他们的网站链接,就能快速生成广告文案、图片素材体验标题,帮助他们迅速搭建创意框架。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自动化和高效,能大幅缩短初稿设计的时间,非常适合中小型企业或者需要短时间内上线的营销活动。
另外,国内品牌出海需求很大的工具—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专注于广告投放后的分析和优化阶段。
利用智能Grok帮助做出海广告的企业快速地分析哪个Campaign表现得好?哪个的点击率与转化率高?又或者哪个素材表现得不够好,需要做更多AB testing?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方向、关键词以及素材等建议。
简单来说,Prefill with Grok就像一个“起跑加速器”,让创意快速成型;而Analyze Campaign withGrok更像是个“导航仪”,在投放中提供数据驱动的优化方向。
曾巧:一款聚焦生成,一款聚焦分析。那这两款工具的推出本质上也是X公司很深地去调研了一些品牌方然后去找到他们最痛的两个诉求点吗?
Alan Lan:是的,以前的Twitter和现在的X都是如此,我们作为海外全世界最大的公众对话平台,也在100个国家都是下载量排第一的新闻软件,有着丰厚的不同地区下的内容差异经验。
如果品牌出海困难点是不能够理解每个地区最实时的话题趋势与消费者洞察,那你可以直接去问Grok就好了。
曾巧:X海量的数据优势确实有能力给出广告主不同地区的投放建议,那再展开说,X在广告投放和转化方面有哪些优势?比如实时热搜或海量的UGC内容资产?
Alan Lan:首先,Grok最大的优势就是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
此外由于Grok能依托于X平台,它海量UGC内容资产是其他AI无法比拟的,能更好地为品牌提供真实的社交语境,让广告能更自然地融入用户对话。
X平台也一直有在推陈出新,比如去年下半年海外推出的X TV,覆盖5亿台智能电视,支持多屏设备提供8K高清内容。
另外就是它的实时性,很多其他平台都只能截止到一定时间前的数据做分析,但X可以把当下的数据也用作分析,而Grok融合了X的实时性就能帮品牌获得最新趋势与分析,也能让广告主第一时间抓住热点话题。
曾巧:提到的这个XTV还蛮新颖的,所以,X目前平台创新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Alan Lan:自2022年10月以来,我司已推出超过250项产品创新,而仅在2024年,就实现了超过100项颠覆行业的创新成果。除了刚刚提到的X TV,还有一些支付上的实践。这些创新不仅体现了我们在技术和产品领域的持续突破,也展示了我们引领市场变革的坚定决心。
为了更好地做新产品,我们也对超级电脑做了升级,目前已经部署了20万片芯片,可能以后推出新产品的速度会更快。而且这些新功能比如AI服务或者多平台的整合也显著提升了X平台的用户活跃度,这对后续的商业化也是个好事。
曾巧:的确功能丰富、用户数量多的平台更能健康发展,那去年有没有过UGC和实时性加持下品牌成功营销的案例?
Alan Lan:比如2024年某全球体育赛事期间,我们利用X的实时热搜功能,针对赛事关键词投放广告,再结合以球迷讨论为主的UGC内容,最后实现了品牌的高曝光和高互动。
这种案例在X上是比较常见,尤其是在重大的比赛或其他大事件期间的营销活动中,比如超级碗之类的。
曾巧:X平台一直以来都很受广告主青睐,Grok的加入又会为广告带来哪些新动能呢?
Alan Lan:这个问题还是要从Prefill with Grok和Campaign withGrok不同的出发点来看,大抵是两个动能:
第一是创意效率。Prefill With Grok侧重于生成,只需输入您的网站链接,就能瞬间生成既吸引眼球又富有说服力的广告文案、图片及行动号召(CTA)标题。Prefill with Grok正是这样一款智能工具,它不仅能根据品牌风格定制广告创意,还允许您自由编辑文本和替换图片,确保最终效果完全符合预期。
无论是新产品发布还是品牌推广,这一功能都能大幅缩短广告创作周期,让您在几分钟内便可启动广告投放,迅速触达目标市场。
第二是数据洞察。而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是侧重于建议的,成功的广告投放不仅在于快速上线,更在于对数据的精准解读。Analyze Campaign with Grok通过快速分析广告数据,为广告主提供直观的表现报告和优化建议。从捕捉市场趋势到发现潜在机会,Grok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策略,助力您不断优化广告投放效果。通过这一功能,您可以更精细地调整目标受众和创意内容,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本质上,Grok是提升了从创意设计到投放优化的整个广告流程体验,尤其对于中小品牌来说更有利,因为它们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专业的服务。
曾巧:作为营销人,我们在谈论AI的时候会经常说到一个问题“品牌是有自己的风格的,那AI能不能在生成时保留这种风格,让广告有「人感」”?
Alan Lan:当然,以我们都很熟悉的饮料品牌为例。你可以在Grok直接问“请帮我分析一下某个饮品的品牌人格”,Grok就会从一定时间范围内检索去分析这种饮品在X平台上的风格是什么样子。
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依托于我们内部的产品Trend Genius,其预测趋势的能力。它可以读取正在发生的实时数据,如果检测到某事件将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就会去提醒品牌“是不是要借势营销?”
比如,现在泰国最火的IP就是黄油小熊,那就可以问Trend Genius“现在黄油小熊很火,请你预测下一个火的IP是什么?”因为结合了多方信息进行分析,所以能为品牌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
曾巧:预测未来的能力对品牌而言太重要了,都想先一步去抢占流量高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Grok它到底是怎么去捕捉品牌风格的,是靠用户提供的资料?还是靠X平台上品牌历史的广告表现?
Alan Lan:它其实是一个多源数据整合的过程。
广告主提供的网站链接或品牌其他资料是基础,而Grok在从基础资料中提取品牌调性与文案风格之余,也会去分析X平台上的历史表现。
曾巧:具体到目前为止,Prefill with Grok有没有凭借出色的“品牌性格侦查”与生成能力做出成功的案例?
Alan Lan:拿金融科技品牌Kraken为例。Grok帮助Kraken在X上的广告活动安装率提升了 103%,同时每安装成本降低了 39%,大幅提高了ROI。
投资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投资者需要根据实时市场洞察做出迅速调整。Grok凭借其实时分析能力,成功实现了与Kraken的整合,既提高了投放量,又有效降低了成本,最终提升了ROI。
所以和人工相比,Grok在输出速度、成本效益以及选项的多样性上均有出色的表现,尤其适合追求效率的品牌。
曾巧:有了AI的加入品牌投放广告的效率与质量都有了提升。
从营销角度来讲,不管是AI生成还是人工制作的广告,都希望传播得更广,覆盖一些细分市场。Grok能帮助广告主触达哪些被忽略的小众兴趣群体吗?比如运动品牌能不能覆盖到小众运动的受众?
Alan Lan:其实“小众”恰恰是X平台和Grok的强项,如果在用Grok的时候问它一些小众问题它也能给出不错的回答。
以飞盘为例,虽然飞盘运动的规模不及足球或篮球等主流项目,但Grok依然能精准定位目标人群。首先,它分析飞盘玩家的兴趣,了解他们对飞盘运动、户外活动或相关品牌的关注,进而锁定潜在用户。
接着,Grok 可以快速生成吸引人的广告内容,比如“飞盘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快来试试!”,并搭配一些动态图片或视频。在投放时,可以选定飞盘爱好者活跃的地区和时间,选择最佳时机,比如周末户外活动高峰期。最后,通过实时数据调整广告,确保广告效果最大化。
此外,Trend Genius不仅关注热搜话题,它同样能覆盖到这些细分领域。
Trend Genius会持续去看热搜话题的变化量,如果上周飞盘讨论度只有1万,而今天变成2万,这时候我们就会告诉品牌该去和飞盘运动的消费者对话了。
曾巧:其实Trend Genius这个功能对品牌也相当有用,只要能一直跟在“风口”上,品牌的营销热度也会持续有热度。
Alan Lan:没错,Trend Genius会实时监测话题趋势,一旦发现新的热度话题涌现,系统会立即通知品牌,让他们抓住这一时机进行广告投放。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公司在积极使用这一功能,借此捕捉市场变化并迅速反应。
曾巧:很多品牌也会关心品牌广告有“人”感,以及,一个生成创意出来后,比如当我下达了一个指令,但Grok只满足了我30%的需求,那Prefill with Grok生成广告内容后,允许广告主做微调吗?广告主的主动权和自由度高不高? 从而提高“人感”。
Alan Lan:这个确实会是品牌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Prefill with Grok是可以完全实现客制化的。
简单来说Grok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广告主定制文案。,比如企业想做广告传播,但不知道做哪种文案,Grok在分析完输入资料之后会生成5个文案建议。
但如果广告主对文案不满意,也随时可以进行修改。既可以直接通过和Grok的口令互动去调整,同样也可以直接自己实操去调整文案。
Prefill with Grok的原则就是充分保留广告主的主动权,让工具服务于广告主,而不是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曾巧:除了前面说到的转化外,现在也流行“AI提效”,目前Grok有没有帮助广告主缩短广告制作周期?市场团队是不是开始把时间从制作和数据处理转向创意优化?
Alan Lan:Grok目前的提效能力很显著,能把广告制作周期从几天缩短到几小时。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过去需要投入一周时间的设计与分析,借助Grok只需要一天。而且如果广告主在广告制作和分析上的时间投入减少了,自然而然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策略规划与创意优化上。之所以需要投入到这两方面也是因为Grok目前的局限性。虽然说AI处于深度赋能阶段,但也是处于该阶段的初期,Grok现阶段能帮助品牌的只是做文案做创意与素材生成以及数据分析。
但是整体广告投放的策略与创意的优化建议目前Grok还无法提供这个功能,所以需要做好AI和品牌部的协作与分工。
不止于广告,Grok的长期愿景
曾巧:虽然初期还没有办法功能做得完善,那未来Grok有可能会在建议这方面加码吗?
Alan Lan: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毕竟有了Grok相当于拥有了超强大脑,并且结合X平台上面的海量数据去做一些策略规划我想未来是能实现的。
曾巧:最后,Grok在未来的长期目标和愿景是什么?它在广告行业有没有什么野心?
Alan Lan: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归到马斯克对X平台与xAI的长期愿景,也就是“加速人类科学发现,增进对宇宙的理解。”
像马斯克很喜欢给一个高大而长远的目标,但是会发现当我们向遥不可及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的进步速度反而会比其他公司与平台更快。
我们希望xAI能成为更加全能的AI平台,广告和工作的效率化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接下来也会尝试去为教育、科研以及医疗行业都能做出策略规划。
正如马斯克希望Grok成为“最接近真相”的AI一样,我们也都希望AI能帮助人类有更美好的生活,通过不断进化,打造一个能解决人类复杂问题的通用智能工具。我们X平台的员工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一愿景的一份子。
来源:Morketin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