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江苏共青团聚焦青少年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长的烦恼、选择的困扰,深入走访调研,倾听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愿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江苏共青团聚焦青少年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长的烦恼、选择的困扰,深入走访调研,倾听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以大学生、困境青少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为重点,瞄准就业创业、来苏求职、心理健康、社会融入、婚恋交友及工作生活堵点等问题,推出江苏共青团十件青少年民生实事,帮助青少年缓解“急难愁盼”,与江苏发展双向奔赴。
01送岗直通车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服务对象
面向全省普通高校学生,重点是2025届、2026届毕业生。
工作目标
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就业服务,中低年级强化就业观引导,中高年级注重就业能力提升,毕业年级重点进行就业岗位募集提供,助力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主要内容
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引导。从新生入学开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讲以及就业创业典型示范交流等,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就业环境变化,主动把握就业机会,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
组织大学生实习见习。组织10万+大学生参与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场体验活动,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培训指导,为就业提供充分准备。
开展系列线下线上招聘。实施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向全省招募大学生约4000人,到西部省份和我省基层就业。举办“百校千企万岗”招聘活动,“送岗直通车”走进高校,全年募集提供就业岗位10万+。
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大学生,入校时给予5000元助学资助,成长过程加强就业观引导。毕业时进行跟踪指导, 对离校未就业的我省困难家庭毕业生帮扶全覆盖,实现其充分就业。
组织大学生实习见习。组织10万+大学生参与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场体验活动,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培训指导,为就业提供充分准备。
开展系列线下线上招聘。实施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向全省招募大学生约4000人,到西部省份和我省基层就业。举办“百校千企万岗”招聘活动,“送岗直通车”走进高校,全年募集提供就业岗位10万+。
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大学生,入校时给予5000元助学资助,成长过程加强就业观引导。毕业时进行跟踪指导, 对离校未就业的我省困难家庭毕业生帮扶全覆盖,实现其充分就业。
02苏青驿站
——为来苏异地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服务
服务对象
面向异地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青年。
工作目标
建成运营超过260家站点,全年服务青年3万人次,把驿站打造成广大求职青年来苏暖心第一站。
主要内容
免费拎包入住。为在江苏异地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青年提供每年不超过14天的免费住宿。
线上便捷申请。在江苏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苏青U+”云平台开通“苏青驿站”线上申请服务功能,统一发布全省各站点房源信息,方便青年预约申请。
链接海量岗位。打通“苏青驿站”线上申请服务平台和“苏心聘”就业服务小程序系统,方便入住青年获取求职岗位信息。
优享入住礼包。优选合作伙伴为入住青年提供2个月免费通话等惊喜服务礼包。
03苏青小店
——为青年小店主理人提供支持服务
服务对象
面向文创、动漫、潮玩、萌宠、美食、咖啡、民宿等新业态就业创业的青年。
工作目标
提供宣传、引流、培训、金融等系列赋能举措,全年支持5000家“苏青小店”数字化建设,同步打造500家榜样店。
主要内容
创业培训赋能。打造线上线下专业培训体系,定期摸排小店主理人培训需求,开展实用课程培训和主题沙龙活动,帮助小店主理人提高创业本领。
探店寻访赋能。挖掘小店主理人创业故事,依托新媒体矩阵为小店宣传助力,组织平台主播、公益UP主、本地生活博主走进小店探店引流。
要素支持赋能。协助小店主理人申请各类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小店积极参与各地促销费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年消费场景。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的贷款产品。免费为小店设计富有青春味的门头招牌。
创业培训赋能。打造线上线下专业培训体系,定期摸排小店主理人培训需求,开展实用课程培训和主题沙龙活动,帮助小店主理人提高创业本领。
探店寻访赋能。挖掘小店主理人创业故事,依托新媒体矩阵为小店宣传助力,组织平台主播、公益UP主、本地生活博主走进小店探店引流。
要素支持赋能。协助小店主理人申请各类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小店积极参与各地促销费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年消费场景。联合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的贷款产品。免费为小店设计富有青春味的门头招牌。
04团团助婚恋
——为青年提供公益性婚恋交友服务
服务对象
适龄单身青年。
工作目标
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公益性青年婚恋交友平台,增加适龄单身青年互相认识、互动交流的机会,扩大青年朋友圈。加强婚恋观引导,在全社会弘扬文明婚恋新风尚。
主要内容
搭建交友平台。线上依托公益性青年婚恋交友平台,线下依托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等载体打造青年联谊交友阵地,让适龄单身青年能够相识、相知、相了解。
开展联谊交友。广泛开展“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青年婚恋交友活动,依托业缘、地缘、趣缘、乡缘等纽带,以“活动+交友”形式,组织手游、国风、萌宠沙龙、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多彩、青年乐于参加的交友联谊活动。
弘扬婚恋新风。依托新媒体矩阵,开展弘扬婚恋文明风尚宣传,加强政策倡导,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举办青年集体婚礼,倡导青年婚事新办简办。发布文明婚俗新风倡议,弘扬简约适度、现代文明的婚俗新风。
开展联谊交友。广泛开展“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青年婚恋交友活动,依托业缘、地缘、趣缘、乡缘等纽带,以“活动+交友”形式,组织手游、国风、萌宠沙龙、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多彩、青年乐于参加的交友联谊活动。
弘扬婚恋新风。依托新媒体矩阵,开展弘扬婚恋文明风尚宣传,加强政策倡导,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举办青年集体婚礼,倡导青年婚事新办简办。发布文明婚俗新风倡议,弘扬简约适度、现代文明的婚俗新风。
05 青年夜校 ——为青年“八小时外”生活充电赋能
服务对象
各类职业青年和有需求的青年群体。
工作目标
聚焦青年在提升职业技能、丰富社交场景、充实业余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在工作日晚间、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因地制宜开设青年夜校,提供一批符合青年需要、引领性强、烟火气浓的课程,为青年成长发展充电赋能。
主要内容
加强网点建设。建强用好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延伸覆盖青年常去爱去的书店、咖啡馆、特色街区、商务楼宇等公共空间,分批建成300余家夜校办班点。
丰富课程供给。围绕青年兴趣爱好、职业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等方面需求,以小班化开课为主要形式,采取体验课、入门课、专题课、进阶课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菜单,引领青年生活风尚。
提升服务质效。培育夜校“合伙人”“主理人”队伍,充实师资和工作力量,完善课程发布、线上预约、效果反馈等工作流程,提升青年参与的覆盖面和便捷度。
加强网点建设。建强用好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延伸覆盖青年常去爱去的书店、咖啡馆、特色街区、商务楼宇等公共空间,分批建成300余家夜校办班点。
丰富课程供给。围绕青年兴趣爱好、职业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等方面需求,以小班化开课为主要形式,采取体验课、入门课、专题课、进阶课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菜单,引领青年生活风尚。
提升服务质效。培育夜校“合伙人”“主理人”队伍,充实师资和工作力量,完善课程发布、线上预约、效果反馈等工作流程,提升青年参与的覆盖面和便捷度。
06 12355青少年服务台 ——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心理健康、权益维护等咨询服务
服务对象
青少年及家长。
工作目标
建成全省统一的12355青少年服务台,24小时倾听青少年心声,确保热线咨询接听率100%,及时回应青少年诉求。
主要内容
全天候咨询。针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在青少年面对学习学业、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出现压力和困惑时,及时为青少年提供“热线+网络+线下”全天候综合咨询服务。
个性化纾解。组建由专业心理医生、大中小学心理教师、法律工作者、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青汀姐姐(哥哥)”团队,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服务、成长指导、社会服务等综合支持。
常态化关爱。开设12355青少年健康成长云课堂,开展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教育;在中高考等节点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心理减压活动;在爱心暑托服务点、青年夜校等开设心理知识普及课程。
07小哥暖心包
——为快递员、外卖骑手提供生活关爱服务
服务对象
面向在江苏工作的35周岁以下的快递员、外卖骑手。
工作目标
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的实际需求,推出一批暖心举措,提供生活关爱服务。
主要内容
暖心小哥卡套餐。联合江苏移动发布资费低、通话流量多、契合需要的专属“苏青骑士卡”,小哥可就近就便办理。
暖心托管服务。面向小哥适龄子女开展青少年假期托管服务,涵盖基础学科辅导、兴趣拓展、体育锻炼、安全讲座等课程,解决小哥后顾之忧。
暖心义剪义诊。举办“小哥服务日”活动,提供义剪、义诊、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暖心托管服务。面向小哥适龄子女开展青少年假期托管服务,涵盖基础学科辅导、兴趣拓展、体育锻炼、安全讲座等课程,解决小哥后顾之忧。
暖心义剪义诊。举办“小哥服务日”活动,提供义剪、义诊、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服务,帮助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08梦想改造+
——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焕新改造居住空间
服务对象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工作目标
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建设标准,通过社会化募资,平均每间小屋投入1.2万元, 实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动态全覆盖。同步以小屋为纽带,提供成长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等关爱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小屋焕新”到“生活焕新”“精神焕彩”的成长转变。
主要内容
“一户一策”改造。以梦想小屋“小主人”需求为导向,根据服务对象意愿,为每一间小屋进行“量身打造”,努力做到孩子住得舒心。
“一对一”结对关爱。面向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社会爱心人士招募组建“希望家长”队伍,将物资捐助、心理咨询、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关爱服务送进“小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09公益暑托服务
——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
服务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等有“暑期看护难”的中小学生。
工作目标
开设不少于2000个“公益暑托服务”班点,提供为期28天的公益志愿服务,覆盖全省90%的乡镇街道,帮助暑期看护有困难的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主要内容
组建服务团队。招募优秀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为每个班配备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发动社会组织文化、艺术、心理、科学等专业老师参加跟班服务。
丰富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课程体系,联合教育部门、高校开展集中备课,新设思想引领、自护教育、素质培养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
提供贴心服务。制定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加强参与人员管理培训,确保暑托服务安全规范运行。指导基层在报名参与、日常接送、用餐保障等方面多提供暖心服务,把工作做得更有温度。
组建服务团队。招募优秀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为每个班配备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发动社会组织文化、艺术、心理、科学等专业老师参加跟班服务。
丰富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课程体系,联合教育部门、高校开展集中备课,新设思想引领、自护教育、素质培养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
提供贴心服务。制定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加强参与人员管理培训,确保暑托服务安全规范运行。指导基层在报名参与、日常接送、用餐保障等方面多提供暖心服务,把工作做得更有温度。
10 微心愿漂流
——为农村留守儿童圆梦助力
服务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
工作目标
新春来临之际,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共同认领微心愿,通过实地走访、上门派送等方式,将新年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
主要内容
精准摸排征集微心愿。通过线下摸排走访、线上心愿征集等形式,征集本地农村留守儿童的新年微心愿。组织专人对微心愿进行分类梳理、逐一核实,形成“梦想清单”。
汇聚力量认领微心愿。线上搭建互联网公益筹资平台,通过媒体广泛发布“梦想清单”和认捐渠道。线下开展“爱心义卖”“爱心加油站”,走访慈善基金、行业协会、爱心企业,开展定向推介,募集心愿实现资金。
走访派送实现微心愿。通过实地走访、上门派送等方式,将新年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满足青少年的新春愿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