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自3月启动“三月春风暖 分类实干浓”主题宣传活动以来,全省上下联动,创新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开展专题活动500余场,吸引4万余人次参与,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中国吉林网获悉,吉林省自3月启动“三月春风暖 分类实干浓”主题宣传活动以来,全省上下联动,创新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开展专题活动500余场,吸引4万余人次参与,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基层创新,让分类知识“触手可及”
活动期间,各地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街道社区积极打造“电梯文化”“窗口文化”“楼道文化”,通过视频展播、创意海报、主题展板等多元载体,让分类知识随处可见、随手可学。长春市、通化市组织志愿宣传队伍,开展入户宣传100余次,覆盖6500余名居民,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手册等方式,精准提升居民分类意识。
行业联动,推动分类管理“精细化”
白山市、松原市聚焦重点行业,联合市场、商务、文旅等部门开展“服务上门”行动,对企业、商场、宾馆等场所进行30余次专项指导,培训530余名从业人员,确保分类标准落实到位。同时,结合行业特点优化分类设施布局,推动垃圾分类从“倡导”走向“规范”。
校园赋能,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
教育系统成为此次宣传的重要阵地。吉林市、辽源市、珲春市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趣味活动,将分类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学生们在寓教于乐中养成分类习惯,并带动家庭共同践行,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专业培训,提升基层分类“实战力”
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注重强化基层工作力量,邀请垃圾分类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互动问答、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专业能力,确保分类工作高效、精准落地。
长效推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吉林省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宣传模式,优化分类体系,推动垃圾分类从“政府推动”向“全民自觉”转变,让这项“关键小事”真正成为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的绿色动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图片来源于省建设厅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