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5》开始征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21:59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提升民族建筑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创新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研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决定启动《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5》论文征稿工作。学术论文将进一步展示新时代民族建筑学术研究与应用的丰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提升民族建筑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创新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研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决定启动《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5》论文征稿工作。学术论文将进一步展示新时代民族建筑学术研究与应用的丰硕成果,引领民族建筑学术发展,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过评议筛选的优秀论文将被选入《论文特辑2025》,并在“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上发布。请广大会员及有关单位积极参与投稿并支持本次工作。

🔺《论文特辑2024》正式出版发行

一、论文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

1.建筑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2.各民族建筑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路径与文化机制研究;

3.民族特色村镇及传统建筑(含古城古镇、传统村落、宗教建筑等)保护利用研究;

4.现代建筑、古建筑、园林建筑和民族建筑理论研究;

5.历史建筑(含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关键技术研究;

6.民族建筑的美学、形制布局、建筑的哲理与营建智慧研究;

7.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与人居环境研究;

8.民族建筑艺术、风格、文化(遗产)特色与历史价值探究;

9.城镇规划、特色小(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以及建筑设计案例;

10.传统营造技艺和修缮技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究;

11.民族建筑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12.“一带一路”建筑文化互鉴网络构建。

二、报送及截止时间

1.请于2025年7月31日前将论文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邮箱:minjianhui1995@163.com ,邮件名称为“文章题目-作者名字”,与“论文报送表”一起发送至邮箱。

2.论文如涉及抄袭、版权等法律纠纷由投稿者自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内容要求

1.论文内容观点鲜明,结构合理,实事求是。文笔准确、流畅、简练,插图清晰。

2.论文为全文投稿,须为原创,未曾在其他期刊上正式发表过。

3.本次论文征集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

4.根据论文特辑出版需要,出版者有权对文稿进行删改,请自留底稿。

四、论文格式

1.标题,3号黑体字,加粗居中;

2.作者姓名,4号楷体字,加粗居中,作者姓名加脚注,脚注内容包括:工作单位或就读院校,职称(职务)(学生可写硕士、博士研究生),邮编,E-mail地址;

3.摘要,小4号楷体字,200个汉字以内,固定值18磅行距;关键词,小4号楷体字,关键词不超过5个,以反映论文的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各关键词间以“;”间隔;

4.正文,5号宋体字,固定值21磅行距,正文内所有标题加粗左顶格,各级序号格式为:一、二、三 ,1、2、3 ,(1)、(2)、(3),如还有再小一级标题可以用①、②、③;文内标题力求简洁、明确,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

5.论文页幅为:上下左右间距均为2.5cm,A4页面,论文篇幅控制在6页A4纸以内(含图片及图注),字数4000-5000左右,电子文件格式为*.doc,图片必须插在文档中,且在文字内容对应位置标注图号,图片下方图注格式为:图1+图名、图2+图名等,图片为jpg格式,线图提交eps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所有图片需要将原图单独存储于一个文件夹,并与word文档一起打包提交;

6.注释为脚注,参考文献置于文章最后;

7.如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请在标题处加脚注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

8.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首字母大写。

五、筛选刊载

研究会组织专家组对征集的论文进行评议筛选,优秀论文将被选入《论文特辑2025》,并在中国知网网络出版。同时在《中国民族建筑》杂志上发表,还通过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百度、搜狐等重要媒体以及主流网络新媒体传播。此外,部分优秀论文还将被推荐给《建筑遗产》《南方建筑》《华中建筑》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以供遴选刊载使用。

六、参编合作

《论文特辑2025》诚邀致力于从事民族建筑研究、设计、施工、修缮及管理的高校、科研(设计)院所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作为特邀编委参编,并在研究会各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对参编单位进行相关宣传。

来源:卡杰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