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什么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0 22:11 1

摘要: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洞见

2025年09月10日 20:20安徽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35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爪间墨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杨绛:什么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牌?,洞见,10分钟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洞见

将在09月11日 18:00 直播

预约

秋季男装焕新,英国奢牌1折入手!

洞见

将在09月18日 18:00 直播

预约

秋季滋补专场,养生高货惊喜价

世事如棋,人生如渡。

女人这一生,走过多少风霜雪雨,熬过多少孤独无助,只有自己知道。

而杨绛先生,作为一代才女,她一生经历了战乱、贫穷、批斗、丧女,却始终温婉如初、气定神闲,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也正是杨绛先生用她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女人的底气,不在于外表多美,也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能在人生风雨中,修得这三种品质。

有能扛事的韧性

《红楼梦》中提到:“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人生不会永远顺风顺水,苦难,是修行的一部分。

扛事,是女人的脊梁,是灵魂深处最坚实的力量。

命运里,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跋涉,都是积攒底气,撑过去,就是新天新地。

杨绛的一生,波折不断。

她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大环境动荡不安,她和家人屡屡颠沛流离。

在上海被侵略者占据的“孤岛”时期,一家人只能挤在法租界里艰难度日,生活困苦异常。

当时,她曾就读的学校早已关门,刚从外地回来的钱钟书也迟迟找不到工作,温饱成了燃眉之急。

为了养家,她去郊区的小学兼职教学,每天往返耗时几个小时,经常在电车上疲惫不堪,昏昏欲睡。

虽然日子清苦,她却始终保持豁达心态,在苦涩中自寻欢愉。

闲暇时,她用文字记录那些动荡年代的种种哀愁,也悄悄寄托了心底的信念与执着。

1943年春天,她将一段讲述孤女漂泊上海、历经风霜的故事,创作成剧本《称心如意》。

剧中既有难言的酸楚,也不乏机智与幽默,最终的圆满结局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又忍不住会心而笑。

《论语》中有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生活不是经常顺滑的,也不会因为谁的泪水而止步。

这世间,没有越不过的声音,也没有跨不过的高峰,重要的,是你是否抬起来。

苦难是一种修行,让人变得坚韧、宽厚。

不怨、不哭、不怕,撑得住事,担得起责任,正是一个人最贵的底气。

一个女人,若能在苦难里挺直腰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能在暗夜中熬出曙光。

能翻篇的豁达

老子有言:“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生在世,争得一时风头容易,争得一世安稳难。

很多烦恼,不过是计较太多、纠缠太紧,才困住了自己。

与人争,不如与己和。

有些事,闭口不言最好,有些人,转身即是清欢。

在清华任教期间,杨绛曾经历过一段颇为棘手的插曲。

那时,她正负责校内刊物的编辑工作,却遭遇了一场无声的风波。

她辛苦写下的序言,不知为何,被同事擅自删除,甚至对方还私自在文章后加了些与原意相悖的批注。

换作旁人,恐怕早已当面质问,甚至闹得满城风雨。

然而,杨绛并未动怒,她只是默默把原先的稿件收好,随后重新撰写了一篇新的序言,

顺带详尽说明了文章的整体思路与写作背景。

她既不声张,也不计较,只是低头把事情做得更细致、更周全。

那位同事见她如此淡然,反倒觉得尴尬无趣,渐渐放下了小心思,不再刻意挑事。

不久之后,这本刊物因内容严谨、立意深远,在学界赢得了极高的赞誉,成为备受推崇的佳作。

很认同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人生,不必处处争强好胜,放下执念,才是豁达。

不争的人,内心有足够的宽阔与笃定。

不被小事牵绊,不为小利纠结,任凭流言四起,我自稳坐钓鱼船。

放下计较,专注当下,善待自己,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人生自会宽阔明亮。

能自洽的清醒

一位作家曾说:“不要回头看,那是你无法改变的。”

人生在世,谁没有过遗憾?

有些人把遗憾当坟墓,日日沉沦;有些人却把遗憾当台阶,步步登高。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你失去了什么,而是你怎么面对那些失去。

钱瑗与钱锺书相继离世后,杨绛独自留在世间。

她将一家三口共度的岁月细细追忆,把那些温暖的过往写下来寄托思念,便有了《我们仨》。

这本著作,一年内销量超 50 万册,深受读者喜爱。

之后她闭门谢客,专心整理钱锺书的手稿,出版了《钱锺书手稿集》,了却一桩心愿。

2005 年,94 岁的杨绛住院,病床上她不断思索生与死、命与运、灵与肉这些根本问题。

在与衰老、疾病的抗争中,她用两年时间完成四万多字的《走到人生边上》。

丈夫和女儿离开后,书本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长期的阅读,让年逾耄耋的她依旧精神很好,心态也越发年轻。

杨绛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人一生最好的修行,是热爱生活,静心深耕。

一个热爱生活、自我滋养的女人,不但能修成福气,也能化解人生的苦。

不断学习,疗愈心灵,无论外界如何喧嚣,不怨不艾,把握节奏,步履从容。

人生不必太急,孤独时种花,寂寞时读书,等到时机成熟,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杨绛回顾十二年浩劫时说:“改造十多年,我还是依然故我。”

日子难免有风浪,但若心中有岸,脚下有路,也能说着轻松,笑着享受。

女人最高级的样子,不是有多少人陪,而是不怕孤独,不畏空间,在无声无息中,把生活过成最好的样子。

扛得了事,才能撑起日子;翻得了篇,才能走得长远;守得住孤独,才能自洽安定。

倘若能修得这三种底气,人生处处是晴天。

点个推荐,愿你一生不惊不扰,心安如水,步步生莲,走过千山万水,归来仍是风骨铿锵的自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