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往事:《无锡两位大名鼎鼎的小人物》(作者 仇兰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19:47 1

摘要:吾邑在三十多年以前,在崇安寺里有一个双目失明,靠说新闻和拉胡琴卖艺为生的人,他就是瞎子阿炳。崇安散人已在《乡讯》中写过,我现在再写,真是“狗尾续貂”。以靠说新闻和拉胡琴卖艺的人,他们都是绝顶聪明的鬼才,而瞎子阿炳却是一个鬼才中的人才。他能每天把地方上发生的大小

无锡两位大名鼎鼎的小人物(作者 仇兰华)

吾邑在三十多年以前,在崇安寺里有一个双目失明,靠说新闻和拉胡琴卖艺为生的人,他就是瞎子阿炳。崇安散人已在《乡讯》中写过,我现在再写,真是“狗尾续貂”。以靠说新闻和拉胡琴卖艺的人,他们都是绝顶聪明的鬼才,而瞎子阿炳却是一个鬼才中的人才。他能每天把地方上发生的大小新闻,随时编成押韵的词曲,伴着一把二胡,边拉边唱。唱了一会后,又放下二胡,再拿起三片竹板,嘀嗒嘀嗒地在两只手里敲着,嘴里一连串地把发生的地方新闻,加油加酱地说得分外有趣、紧张、悲伤,使得许多听众围着他不肯离去。他戴着一副墨晶眼镜,一副啼笑皆非的尴尬面孔,尤其适合下层阶级的胃口。他在二胡声中,能够拉出人语来,他拉伤风败俗的“十人轮奸”、“翁媳乱伦”,巫山云雨,墙茨之丑,男女交欢时不堪入耳的猥亵对白,使得一班下层社会的听众,笑到前扑后仰,妇女们转身就逃,就是白相人嫂嫂在场,也面红耳赤。可是他拉的“丁府大火”、“一·二八事变”等,奏出紧张恐惧、慷慨激昂的调子,大家又莫不振奋动容了。一曲歌罢,由他的老伴伸出那只指甲给香烟屁股烧得焦焦的手来,向听众要钱,如果少给了一点,她就叽叭咕咕地发牢骚。因为这一对宝贝都是吞云吐雾的老枪,视钱如命,过不足瘾就没有精神,而且也活不下去的。他白天在崇安寺唱,晚上八九点钟到十二点左右,由他的老伴搀着,在吉祥桥马路一带蹒跚来往,把二胡拉出幽怨悲怆的声音,招揽各旅馆住的孤单寂寞旅客的生意。他每天的收入,亦很可观,若非染有嗜好,老夫妇两人的生活一定过得很是充裕。

王实恨在小时候患过痘疮,满面都是痘痕,所以人家都叫他王麻子。他学问虽然不是渊博,也没有什么出身,可是他的常识丰富,智慧特高,尤其富有爱国爱乡的热忱。他要端正人心,改良社会风气,唤起大家的爱国精神。他终年穿着一件青布长衫,黑布鞋子,站在公园路图书馆前的讲台上,不受公家半分酬劳,为政府作义务宣传。他的讲题,大至世界局势,小至家庭琐事,统统都有。每逢孔子诞辰、国父诞辰、黄花岗烈士纪念日等,他把这许多伟大人物的历史,详细讲给大家听,勉励大家。由于立在露天听讲的人,大半也是低层阶级和贩夫走卒之辈,如果叫他们到讲堂里去听名人或专家学者演讲,他们非但没有兴趣,实际也是一窍不通的。而王实恨真是一位人才中的鬼才,他能把他们都吸引前去,聚精会神地听他演讲。尤其他生就一只瘪嘴脸的麻面老太婆面孔,矮矮身材,说起话来低声和气,装得一副娘娘腔,还要扮出种种鬼脸,用粗言俗语,加上插科,把讲题详详细细讲演给大家听。因此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乡下上城的男男女女,经过图书馆前,看见他在演讲,都要挨上前去,驻足而听,非但都能听懂,而且听得津津有味,听到笑起来,哭起来,甚至热血沸腾地愤慨狂呼起来。这种通俗演讲的本领,不是光有了学问就能做到的,这完全非要有特殊才能,也就是“鬼才”不可。记得民国二十年(1931),日本强占我东三省,二十一年(1932)日寇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其他如韩国义士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将手榴弹击毙日本军阀白川上将等事件,王实恨天天在公园路图书馆前讲台上,大声疾呼地演讲,激起大家的爱国情操,讲到完毕时,大家还一齐起来跟着他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等口号。他平时的通俗演讲,则不外讲些忠孝节义、因果报应等的我国固有传统道德,移风易俗,震聋发睛。这位人才中的鬼才对国家社会确有不少贡献。

以上两位故乡大名鼎鼎的小人物,瞎子阿炳与王实恨,在五十岁以上同乡的脑海中,一定也同我一样地印象甚深。

来源:小马哥深度看无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