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黄桥姐:扎根基层践初心 履职为民促振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20:15 1

摘要:江英镇定位为阳山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黄桥姐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专项调研,提出支持“旱地西洋菜产业优先发展”建议,明确了以高海拔、山泉水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农业路径。

突出的履职成效得到了市、县人大的肯定,黄桥姐的“西洋菜拓宽致富路,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履职事迹入选为2023年度全市人大代表履职优秀案例。

聚焦产业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江英镇定位为阳山东部生态农业优化区,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黄桥姐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专项调研,提出支持“旱地西洋菜产业优先发展”建议,明确了以高海拔、山泉水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农业路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江英镇旱地西洋菜在泉水的滋养下可实现年亩产2-2.5万斤,亩均产值超6万元,远超传统种植模式。”黄桥姐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外来资金和技术引入,破解零散耕地利用率低、种植技术落后等难题‌。江英村旱地西洋菜基地从2022年的30亩扩展至2024年的450亩,实现连片集约化经营。‌‌目前,全镇西洋菜种植面积近1000亩,形成了沿国道、县道倾力打造的规模产业带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黄桥姐积极创新产销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她结合乡村新闻官的身份,通过“线上直播引流+农旅融合+实体消费”模式,向全国网友推广江英旱地西洋菜。

她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产品特色,打造“江英西洋菜干”等深加工品牌,并联合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举办农旅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采摘,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如今,江英西洋菜已形成稳定供应链,产品远销珠三角地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心系民生福祉

搭建群众服务“连心桥”

作为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黄桥姐在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针对农村劳动力闲置的情况,黄桥姐联合其他人大代表入户进行摸底,动员村民加入西洋菜务工队伍。截至2024年,西洋菜种植基地日均用工量达100余人,人均日收入约200元,不少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实现了双增收。村民张阿姨说道:“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挣到钱,生活更有盼头了。”

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黄桥姐积极为群众“代言”,提出了《关于建设镇级垃圾综合处理站的建议》,推动镇政府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治理体系。2023年,江英镇新建垃圾收集点333个,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黄桥姐深入践行“网格化联系群众”工作法,将江英村划分为5个代表联系网格,定期走访村民,建立“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2024年,她牵头化解邻里矛盾18起,推动解决道路硬化、排污设施建设等民生问题9项。

她还将履职阵地延伸至田间地头,通过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开展产业调研、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活动,累计解决土地流转纠纷、用工合同不规范等实际问题32件。

黄桥姐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深化“联络站+农旅融合”模式,规划建设西洋菜主题观光园和深加工产业园,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推动建立“人大代表助农基金”,扶持困难农户参与产业项目,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