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人物段永平“变形”了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19:31 1

摘要:段永平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独特的投资理念,积累了巨额财富。对于他而言,不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权益投资,他总能“赢”。

文|翠鸟资本

段永平,商业传奇人物,如今成为了众人追逐的旅居海外的投资人。

段永平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独特的投资理念,积累了巨额财富。对于他而言,不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权益投资,他总能“赢”。

然而,围绕他的争议,也颇多。

他被奉为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本分”和“做对的事情”,并多次提及对苹果、茅台等优质公司的长期看好。另一方面,他的投资行为却时常显得“灵活多变”,甚至与他所宣扬的理念相悖。

近日,关于他“享受空仓的快感”的言论,让市场对其投资模式再次发出质疑之声。

段永平究竟是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还是一个善于利用市场波动的投机者?他的投资哲学是否在不断演变,或者已经彻底“变形”了?又或者,他根本没有投资哲学?

崛起

翻看段永平的履历,他早年可谓一名实业先锋。

1961年,段永平出生于江西南昌,17岁时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这段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段永平大学毕业,那个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品”,资料显示他得到了一个“进京”机会——被分配到北京电子管厂工作。

三年后,他辞去国企铁饭碗工作,加入“考研大军”,于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攻读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这一转轨为他未来的商业征程埋下了伏笔。

时至今日,人大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国资本市场顶尖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80年代末,段永平做出了南下广东的决定,并开启了“开挂”的投资人生,他担任中山市怡华集团旗下日华电子厂的厂长。彼时,这家工厂亏损高达200万元。然而,段永平很快发现了家用电子游戏机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这一新兴领域进行“淘金”。

此后,短短三年间,日华电子厂转型为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这家公司在中华大地迅速被人知晓。1990年代初,这家公司的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净利润超过800万元。

1993年,段永平巧妙地将小霸王游戏机与电脑技术相结合,推出了小霸王学习机。两年后,小霸王的年产值已经突破十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中国国内电子行业的绩优企业。之后,段永平因与母公司管理层在股份制改革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选择离开小霸王。

段永平旋即另起炉灶,带领旧部在东莞创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之后进军当时火热的VCD行业,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据相关报道,2000年左右,段永平移民北美,继续以投资人身份掌控自家的公司,但他定居海外后的具体细节,外界不得而知。

至此,段永平的身份从实业管理者向职业投资家转变。

空仓之谜

2025年3月11日,段永平通过投资社区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发了一句话:“哈,终于来了!很少享受到空仓的快感,投资以来第一次。”

此言一出,激起投资者的极大兴趣,这意味着段永平空仓了,而且结束了美股的仓位头寸。

“大道无形我有型”定期刷屏式发布言论,属于外界观察段永平的一个重要窗口。上述空仓言论发出的时点,恰恰是美股指数出现大跌之日,其中科技权重股市值大幅蒸发。

难道是买了一堆美股,然后全部卖出,最后表现为空仓?实际上,段永平有着一套“灵活”的策略。

来看他3月8日的一段发言:

“一月(2025年1月)很多put过期后,空出了很多cash(现金资产)。美股如此贵,还有人这么在折腾。”

所谓的put,中文通常称为“看跌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合约。它赋予期权的买方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权利。

我们来做一个形象比喻:假设你计划在周末去海边度假,你非常担心天气不好,尤其是下雨。为了应对可能的糟糕天气,你决定提前租一把保险伞。这把保险伞的作用是在下雨时保护你免受淋湿之苦。

换言之,段永平早在今年1月便通过衍生品做空美股,然后到了3月结束了相关交易,完成了做空的“变现”。

这个空仓的来由是:卖出了看跌期权,然后就空仓了,与其他卖掉多头头寸的行为并不一样。

究竟是不是长期主义者?

这里引申出一个问题:段永平在投资社区多次提及自己使用看跌期权的工具,表面上可以对冲交易风险,但是否表明其并非“死多头”?

2025年1月,段永平曾回到母校浙江大学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及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的认知。

围绕上述观点,他进一步指出价值投资要看商业模式、未来的现金流,确定能挣钱才敢投。

通过关键词搜索,段永平在这次演讲中并未提及看跌、做空的内容。

一个关键问题就来了:如何看待段永平寻找好的商业模式,与使用看跌工具之间的关系?

以美股苹果为例,这是段永平的重仓股之一。

追溯到2020年,他曾放出“豪言”:

“你想一下苹果的对手是谁?苹果的对手就是苹果,对吧?!我对苹果还是更了解一些,也正好碰上苹果大掉了一下。我就都又买成苹果了。苹果不便宜,现金更贵。”

当年8月,他还表示:苹果、茅台和腾讯都是不卖品。仅仅过了不到五年,段永平以多翻空的姿态示人,而且一直强调美股的贵。

然而,他的行动和言论之间果真契合吗?

这里就涉及一个技术性细节。

段永平有一个海外基金,名字叫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该基金的美股持仓总市值为145.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当时苹果股票占到总持仓七成。

梳理季度数据,去年四季度段永平对苹果的季度减持环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

结合上述持仓,再看段永平如今的言论,那几乎就意味着他在1-2月间把苹果全部清仓。

上百亿美元的美股持仓市值,这个规模更超过了很多美国本土对冲基金,突然卖空,市场表示没有完全看懂。

况且,这只海外基金持仓里还有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谷歌、迪士尼等。

那么,段永平的美股空仓言论是其投资神话的终结吗?还是要另起炉灶?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翠鸟资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