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程瀚,曾是寒门学子逆袭的“励志典型”,却在权力中迷失自我,成为欺压同僚、强占女警、受贿索贿的“土皇帝”。
2018年,对合肥市公安系统而言,无疑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关键节点。
这一年,曾一手遮天、在合肥作孽无数的公安局长程瀚迎来落马。
程瀚,曾是寒门学子逆袭的“励志典型”,却在权力中迷失自我,成为欺压同僚、强占女警、受贿索贿的“土皇帝”。
而他的落马,竟因一桩偷拍事件,终结其荒诞人生的关键证据,藏在一个神秘U盘中……
程瀚的人生轨迹,恰似一场从寒门逆袭到权力癫狂的荒诞剧。
1963年,他出生于安徽省繁昌县一个贫困农家,作为家中幼子,自幼享受着两个姐姐和父母的偏爱。
这种偏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被无限放大——但凡程瀚想要的物件,父母总会想方设法满足,即便需要举债度日也无所不惜。
这种畸形的溺爱,为他日后极端自我中心的性格埋下伏笔。
1981年,程瀚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安徽大学法律系,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接受系统法学教育的高材生。
在司法人才稀缺的年代,他刚毕业就进入安徽省公安厅办公室工作,开启令人艳羡的仕途。彼时的程瀚尚显谦逊,每日最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将领导讲话稿逐字推敲至深夜,甚至主动替同事值班。
这种勤勉让他在1995年升任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成为系统内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转折发生在2007年。
44岁的程瀚出任合肥市公安局局长,集党委书记、副市长等职于一身。
权力巅峰的滋味让他迅速迷失:曾经为领导端茶倒水的年轻人,开始大摆官威。
某次基层派出所视察时,一名民警因专注工作未及时起立敬礼,程瀚当众掌掴其面颊,事后更在全局大会上将此作为反面教材。
这种暴力治警的作风愈演愈烈,直至2012年一场酒局酿成标志性事件——因不满副局长对客人的招待方式,程瀚竟挥拳击打对方下颌,致其一颗牙齿当场脱落。
暴戾背后是疯狂敛财的欲望。
程瀚将公权力异化为“提款机”,索贿手段堪称明目张胆:某次与房产商洽谈时,他盯着对方手腕上的百达翡丽说“这表挺衬我”,商人当即摘下价值1300万港币的名表双手奉上;得知某企业主收藏古玩,他派司机直接闯入对方别墅,搬走一对清代青花瓷瓶。
更荒唐的是,他竟向亲姐夫索贿——为帮其竞聘村镇银行行长职位,程瀚三次暗示“打点费不够”,最终收取60万元后才签字审批。
经法院查明,其受贿总额达1795.5万元,单笔最高受贿逾500万元,连纪委办案人员都感叹:“这不是受贿,简直是武装抢劫!”
程瀚还将特警支队食堂二楼改造为私人会所,取名“聚义堂”,内设KTV包厢与雪茄房,储藏柜里摆满空运而来的茅台与拉菲。
某次为给北京“贵人”送礼,他命交警支队采购20万元极品黄山毛峰,要求每斤茶叶必须采摘于清明前三天。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已到病态程度:办公室要铺意大利大理石,公文包须用爱马仕定制款,甚至因嫌弃市局配车“不够气派”,长期征用涉案企业价值300万元的宾利轿车。
这种肆无忌惮的腐败严重腐蚀公安系统。
程瀚授意亲信在招标中围标串标,将造价1.2亿元的指挥中心大楼工程交给特定企业,事后收受450万元“感谢费”。
他插手刑事案件审理,为涉黑组织头目违规办理取保候审,致使多名受害人申冤无门。
更可怕的是形成“人身依附圈”——多名干警通过送钱、送表、送金条获得提拔,治安支队某科长因赠送限量版宝马自行车,半年内连升两级。
当有民警匿名举报其违法行为时,程瀚公然在党委会上扬言:“谁让我不痛快,我就让他全家不痛快!”
程瀚沉迷风水玄学,办公室悬挂“海纳百川”书法,却要求下属解读为“瀚字藏帝王气象”;他热衷摄影,指令保安公司购置17万元莱卡相机,拍摄作品强制悬挂于各分局会议室。
这种将公共资源私有化的行径,暴露其内心早已将公安局视为封建领地。
除了权力和物质上的野心,私生活与其掌握的公安系统权力深度捆绑的程瀚,还频频将魔爪伸向圈内的女警。
这位手握人事任免权的公安局长,将合肥警界视作私人领地,将女性警员视作可供挑选的“猎物”。
在长达七年的任期内,他通过调岗、开除、提拔等手段,构建了一个由十余名女警组成的情妇网络,其中既有刚毕业的年轻警校生,也有已婚的基层干部。
这种系统性腐败不仅摧毁了多名女性的人生,更让整个公安系统的职业尊严遭受重创。
程瀚挑选目标的方式带有强烈的权力胁迫色彩。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常在酒局、会议等场合物色对象,一旦发现容貌出众的女警,便以“单独汇报工作”为名制造接触机会。
曾有刚入职的年轻女警在办公室被其强行搂抱,反抗后即被调往偏远派出所;而另一位已婚的女干警因拒绝陪酒,被程瀚以“作风懒散”为由扣发年度奖金,最终不得不屈从。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使得多数女警在威逼利诱下被迫妥协。
对于顺从者,程瀚展现出惊人的“慷慨”:某蔡姓女警被长期包养期间,不仅获得200万元“零花钱”,其家人经营的茶叶店更成为公安局定点采购单位;另一位王姓女警的弟弟醉驾肇事,原本应被刑事拘留的案件,在程瀚干预下仅以罚款了事。
这种权色交易往往与人事腐败交织。
程瀚的情妇中,有三人从普通科员破格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其中一位毫无刑侦经验的宣传科女警,竟被安排到经侦支队担任领导职务。
更荒唐的是,当某位情妇与另一副局长存在竞争关系时,程瀚直接在党委会上否决了该副局长的晋升提名。
理由是“群众基础不牢”,而真实原因不过是该副局长曾批评过情妇的工作失误。
这种将组织人事制度玩弄于股掌的行为,使得合肥公安系统内部流传着“想要进步,先认干爹”的潜规则,年轻女警的职业发展被严重扭曲。
特警支队食堂二楼的“聚义堂”,墙上挂着某情妇拍摄的“艺术照”。
这里既是其与情妇幽会的据点,也是向特定商人展示“能量”的舞台。
曾有房地产商在此目睹程瀚与女警调情后,当场承诺赠送一套精装公寓作为“爱巢”,而这位商人随后获得的回报,是交警支队对其楼盘违规停车行为的“特殊关照”。
这种将公权力与私欲混为一谈的做派,彻底模糊了职务行为与个人享乐的界限。
畸形生态还催生了“上行下效”的腐败链条。
交警支队长宋美华效仿程瀚包养多名情妇,其中一位酒店服务员为其生子后,宋利用职权伪造户籍资料规避超生处罚;公交分局某处长与女下属保持不正当关系长达五年,为掩人耳目,竟安排该女警丈夫调入车管所“吃空饷”。
当纪检部门调查程瀚案时,发现超过40%的实名举报信涉及基层干部性骚扰女警问题,而多数受害者在案发时选择沉默,只因“局长都这样,说了也没用”。
这种系统性失守不仅损害了执法机关形象,更在警队内部形成了扭曲价值观。
程瀚落马后,纪委通报中“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表述背后,是多个破碎的家庭和终生蒙羞的女性。
有位女警在丈夫发现其与程瀚的聊天记录后离婚,独自抚养幼子;另一位被调离公安系统的女性,因档案中“生活作风问题”记录无法通过政审,终身失去公务员资格。
而这些女性在案件审理阶段多数拒绝作证,既因惧怕社会舆论,更因程瀚曾威胁“敢乱说就让你们全家不得安宁”。
这种持续至今的精神控制,使得权力性暴力的后遗症远比经济犯罪更为深远。
直到2013年,一份神秘U盘的出现,总算终结了程瀚在合肥的一手遮天。
2013年冬天,合肥天鹅湖大酒店一间行政套房内发生了一起看似普通的治安案件,却意外成为揭开公安系统内部腐败链条的导火索。
两名无业人员王某和李某通过网络教程学会了针孔摄像头安装技术,他们以游客身份入住多家五星级酒店,在电视机下方、床头柜隐蔽处安装设备,累计拍摄了数百段不雅视频。
这些影像中既有普通商旅人士,也不乏政商界要员,但当他们筛选到其中一段视频时,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时任合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程瀚与一名年轻女性在床上的画面——这段时长47分钟的视频里,程瀚不仅与情妇蔡某发生关系,还多次提及“警队人事调整”“某开发商土地纠纷”等敏感话题。
这个发现让王某等人如获至宝。
他们精心复制了两份视频文件,一份存入黑色U盘附上勒索信寄往公安局局长办公室,另一份加密后藏匿在合肥某城中村出租屋内。
彼时程瀚刚因暴力执法引发舆论关注,正处于政治敏感期,这封直击要害的勒索信让他暴跳如雷。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后续通报,程瀚在办公室当场摔碎茶杯,紧急召集技侦支队负责人,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启动特殊侦查程序,却刻意隐瞒案件真实性质。
专案组在程瀚亲自指挥下展现出惊人效率:三天内锁定王某在安徽淮北的藏身地,七天跨省抓获李某。
但这场案件却处处透着诡异,所有案卷材料未录入公安系统,审讯笔录只有两页纸,关键证据U盘在提取后立即销毁。
更反常的是,程瀚授意办案人员只需查清有无同伙,其他细节不必深究,这种违反刑侦常规的操作,实则是为了防止偷拍者供出更多未掌握的腐败证据。
被释放后的王某在审讯笔录中坦言:“程局长派来的人只关心视频有没有备份,根本没问作案细节,我准备好的其他材料都没用上。”
不过,这场看似完美的危机公关却暗藏致命疏漏。
技侦人员在王某的笔记本电脑回收站里发现了未彻底清除的加密文件夹,其中不仅包含原始偷拍视频,还有程瀚2012年收受某开发商百达翡丽手表的交易录像。
这份意外保留的证据链最终被安徽省纪委掌握,成为突破程瀚心理防线的关键。
随着调查深入,U盘背后的腐败网络逐渐显现。
视频中的蔡某原是合肥某分局普通文员,因拒绝程瀚的潜规则被调往偏远派出所,三个月后不堪压力主动投怀送抱。
这场由U盘引发的反腐风暴最终掀开了“独立王国”的冰山一角。
纪检监察机关顺藤摸瓜,查出程瀚直接涉案金额达1795万元,其中单笔最大受贿来自某电缆集团老板叶某——为帮助其朋友撤销刑事案件,程瀚收受价值720万元的香港豪宅。
2016年5月,程瀚正式接受组织调查,并迅速遭到逮捕、起诉。
程瀚经营多年的“犯罪王国”,一朝轰然倒塌,他本人也迎来长达两年多的调查与审判。
2018年7月的终审判决现场,程瀚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所有违法所得全部追缴。
而程瀚本人在最后陈述时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承认自己犯下的一切过错。
程瀚的堕落,是权力监督缺失的典型样本。
从寒门学子到阶下囚,从“励志典范”到“警界毒瘤”,他的故事警示:失去制约的权力,终将反噬自身。
而那个装着不雅视频的U盘,不仅终结了一个“土皇帝”的统治,更撕开了权色交易的遮羞布——阳光之下,从无侥幸。
[1]党锋.“霸道局长”的暴戾往事[J].党的生活(黑龙江),2019,(02):54-56.
[2]高达.“警界一哥”的暴戾人生[J].检察风云,2018,(21):20-21.
[3]徐海涛,陈诺.“一霸手”的霸凌嘴脸[J].党员文摘,2018,(10):40-42.
来源:墨珑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