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日下午,来自武汉汉正街的创业小伙陈曌坐在自己的书法工作室的前院里,品着茶、看着书、感受着春日阳光的温暖。在他的眼神中,已经完全看不到用7年时间和家人一起拼命还完2000万元债务的疲惫感。
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王佳文
实习生 丁耀
4月1日下午,来自武汉汉正街的创业小伙陈曌坐在自己的书法工作室的前院里,品着茶、看着书、感受着春日阳光的温暖。在他的眼神中,已经完全看不到用7年时间和家人一起拼命还完2000万元债务的疲惫感。
从小到大,对书法热爱不减
“我从五岁半就开始练毛笔字了。”31岁的陈曌是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人,开始学书法的二十多年后,他依然在精心经营着自己的书法工作室“同尘艺术空间”。
陈曌出生前,他的父母便在汉正街做服装批发生意,生意做得不错的他们曾在汉正街有好几家门面,还拥有自己的服装工厂。在汉正街土生土长的陈曌是个不折不扣的“汉二代”,但个性十足的他没有像大部分“汉二代”一样选择接手服装生意,而是一直和书法打交道。“自己的志向还是在书法艺术这一块儿。”陈曌解释说。
据陈曌回忆,他的爷爷以前读过私塾,写有一手好字,曾有不少人专程找他求字,后来爷爷也希望他能够将传统书法艺术传承下去。陈曌小时候,父母因为生意忙,就给他请了书法老师,陈曌也就此爱上了书法,“那时候虽然很小,但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并不反感,反而能坐得住,还挺喜欢的,就开始了长期学习。”
陈曌曾选择走体育生路线,因为篮球训练时间紧张,他还丢掉过书法练习近半年。但真正面临高考的人生选择时,陈曌深思熟虑后还是果断放弃了体育,毅然选择了走自己更加倾心的艺术道路。高考后,陈曌顺利进入到湖北美术学院学习书法专业。
毕业后,陈曌曾受邀到法国一所学校教授书法,他人生的艺术之路正逐渐宽阔起来。然而,因为父母的生意遭遇意外,背上了2000余万元的债务。“对于从小在汉正街长大的我来说,在汉正街做生意的人都是起起落落,我见得多了,天塌不下来。”没有过多的犹豫或绝望,陈曌很快决定回国与父母一起还债。
用汉正街思维开拓书法业务
2017年底,陈曌重回最熟悉的书法教学领域,随后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在高峰时期,有近四百名学生跟着陈曌的课堂学习书法,工作室日产值能达到两三万元。
陈曌表示,他在课堂通过融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了传统的书法学习。在陈曌眼中,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他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只知道照着写,都不认识那些字,写完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于是,陈曌上书法课时首先就让学生诵读自己写的内容,充分理解含义后再下笔。此外,他还强调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他会不定时地给学生推荐诸多文史哲类的传统经典,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他们脱离了这堂课也能有收获,而不是永远只是上课那一个小时写的内容。”
除了教授书法,陈曌还开拓了多项业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法,适应自己教学的需要,陈曌先后精选了十余款质量优秀的毛笔供学生选择购买。在直播和网络课程刚兴起不久时,陈曌就把自己的课堂搬到了线上,不仅提升了知名度、赚到了课程费,他也向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推荐自己精选过的毛笔,如今,他卖毛笔的收入也十分可观,是工作室的重要业务之一,此外,陈曌还积极拓展商务合作,为全国各大商业体提供适合商业的书法课程以及艺术活动,把书法创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在拓展业务这一块,与同行比起来,我的思维更开阔和活跃。”陈曌说,“这应该离不开汉正街浓厚商业氛围的熏陶。”
还完债后将从零再开始
陈曌表示,为了还债,陈曌的父母变卖了在汉正街的六七个门面和两套房子,其中一套还是他的婚房。陈曌则通过开设工作室、做文创、谈合作以及做自媒体来偿还部分本金和利息。
经过7年时间,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陈曌和父母终于在2024年9月还完了所有的债务。
没还完债之前,陈曌形容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了还完债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还债结束后,虽然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但陈曌却意外地陷入了迷茫,“对于父母,我希望他们不用沉湎于过去的失败,能够快乐平稳地生活就好。但我还年轻,我却对自己以后向什么方向发展一时间没有什么头绪。”
与大多数人的预测不同,减去了债务负担的陈曌没有继续扩大工作的规模,反而把1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换成了仅有200余平方米的场地。对此,陈曌表示新场地环境优美还有前后院,他想在新工作室里过上更宁静的生活,在教学生书法的同时,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喝喝茶、会会友。对于自己未来的路,陈曌认为自己现在又回到了起点,创业之路从零开始。以后他会继续办展览,继续做文创,把自己的书法创业做得更精细、更深入,但比起此前为了还债而拼命赚钱,以后的他会更加注重从生活的各方面汲取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
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陈曌感慨道:“创业的过程就是坚持做好自己热爱的事情,像大树一样,不断向下扎根。”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