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冤“败家子”逆袭刘阿斗到底什么水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3 19:20 1

摘要:老李冷笑一声:“你懂个锤子!人家阿斗当领导四十一年,比你家祖孙三代加起来还长!"茶馆里顿时哄笑一片,这场关于“三国最冤二代"的争论,从武侯祠门口吵到了短视频评论区,一千八百年都没消停。

“老板,再来碗三花!"老张嘬了口盖碗茶,拍着竹椅扶手对邻桌老李嚷嚷:“要我说,刘阿斗就是个窝囊废!老爹留了诸葛亮这种王炸,都能把家底败光!"

老李冷笑一声:“你懂个锤子!人家阿斗当领导四十一年,比你家祖孙三代加起来还长!"茶馆里顿时哄笑一片,这场关于“三国最冤二代"的争论,从武侯祠门口吵到了短视频评论区,一千八百年都没消停。

建兴元年(223年),17岁的刘禅接过蜀汉集团这个烫手山芋时,账面上只剩“夷陵大火"的坏账和南中分公司的集体罢工。搁现在,这就是个妥妥的“负二代"开局。

“相父,您看着办吧。"小刘总大手一挥,把财务报表全推给了诸葛亮。这招“甩手掌柜"被后世骂了千年,却暗藏玄机——就像现代企业空降高管,聪明老板都懂“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诸葛亮五次北伐烧钱,刘总在成都搞起了“隐形KPI":都江堰水利二期上马,锦官城织造局扩产,硬是把蜀锦做成了三国版“外贸硬通货"。等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蜀汉集团账上居然奇迹般扭亏为盈。

延熙元年(238年),33岁的刘总突然亮出底牌。先给杨仪、魏延这对死对头各塞了份“退休大礼包",转头就把丞相办公室拆成“蒋琬行政部"和“费祎市场部"。这手“分权制衡"玩得溜,比曹魏集团的"九品中正制"还超前两百年。

某日朝会,李邈跳出来骂街:“诸葛亮就是个PUA大师!"刘总拍案而起:“来人!"就当大家以为要血溅大殿时,却见御林军抬出块鎏金大匾——“千古良相"。这波“挥泪斩马谡2.0",既安抚了老员工,又没寒了新人的心。

景耀年间,56岁的刘总开始犯职场通病:迷上了“网红"黄皓。这个会玩“三国杀"手游的太监,把成都官场变成了大型直播现场。姜维气得直跳脚:“再不封号,咱家要团灭啊!"

但老刘心里门清:北边司马昭天天搞军演,东吴孙皓沉迷酒池肉林,就属自家公司最稳当。直到邓艾带着阴平旅游团杀到城下,他才惊觉:“原来996不是福报啊!"

“刘总,咱账上还有十万石军粮!"谯周拿着报表苦劝。刘禅掐指一算:硬刚的代价是成都房价暴跌,员工家属集体上访。想起老爹长坂坡的"断尾求生",他大手一挥:“这届董事长我不当了!"

洛阳庆功宴上,司马昭坏笑着递话筒:“想家不?"刘总秒变表情包:“这儿火锅巴适得很!"转头就把姜维的“复活甲计划"锁进保险箱。这波“扮猪吃老虎",比司马懿装病还影帝。

细看刘禅的职场报表:在位41年,仅裁员2人;成都房价稳中有升,员工满意度常年TOP1;就连跳槽到曹魏的前同事,年终奖都没被克扣。反观隔壁东吴,董事长换了三茬,全靠直播带货撑场面。

当代猎头复盘时惊觉:刘总的“躺平式管理",竟暗合现代企业“扁平化架构"。难怪成都百姓偷偷供着他的牌位,直到北宋拆迁办来强拆“阿斗祠"。

锦江边的老茶馆换了智能茶桌,老张刷着短视频突然拍腿:“龟儿子!原来阿斗才是摸鱼祖师爷!"全店哄笑中,说书人惊堂木一拍:“且看那安乐公,吃着火锅唱着歌,把司马家三代都熬死了......"

历史就是个轮回的职场剧,刘禅用四十年证明:有时候不折腾,就是最大的本事。各位看官您说,这“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是真憨还是大智若愚?

来源:大嘉聊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