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放才有无限可能,紧密方能和衷共济!”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许超,掷地有声的两句口号背后,既是2024年华为中国区政企整体业务增长超25%的亮眼答卷,更是“伙伴+华为”体系,同路共赢所取得的一场大胜。
“开放才有无限可能,紧密方能和衷共济!”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许超,掷地有声的两句口号背后,既是2024年华为中国区政企整体业务增长超25%的亮眼答卷,更是“伙伴+华为”体系,同路共赢所取得的一场大胜。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 许超
与此同时,2025年“伙伴+华为”体系将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构建。
这不仅是因为“以客户为中心”本就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也因为在行业数智化的浪潮下,客户的需求会更多样、更复杂,应用到的技术与服务也更先进,“伙伴+华为”体系务必要将精力和能力向客户侧进一步聚焦,才能在智能化时代,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服务。
而这亦是“众”聚万千伙伴,“智”成千行万业的意义。
伙伴的成长,是“伙伴+华为”体系健壮最显著的标志。
与华为中国政企交易的客户数量增长近10%,达32000多家;合作过千万的合作伙伴达780多家;合作过亿合作伙伴由80多家增至100多家;合作过十亿从8家增至12家,过亿伙伴突破百家……
这些数字增长背后,是华为对“伙伴+华为”体系进化规律的深刻把握。而随着体系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全面开启,2025年华为的伙伴政策也发生了一次全面进化。
首先是伙伴定位清晰。将合作伙伴细化为“加速增长型”和“协同作战型”,前者通过新增整机、部件、白牌三类伙伴强化新体系,后者强调咨询、方案、服务的价值转化能力。驱动这一变化的背景,是客户数智化需求从单一产品采购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需要伙伴在硬件集成、方案开发、服务交付等环节精准分工。
其次是认证标准升维。主要变化是从“业绩+证书”的二维评价,升级为“业绩、能力、公司资质、客户满意度”四维模型,并将钻金银伙伴门槛提高了一倍。更多的维度和更高的门槛,显然对伙伴的“能力画像”描绘更精准,毕竟必须要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伙伴才能承载AI时代客户的复杂需求。
第三是业绩规则调整。重点包括两大调整,首先是在卓战核NA市场仅伙伴直签客户计入业绩,减少多级通路内耗;其次,是鲲鹏产品业绩50%计入下级伙伴的认证门槛业绩,推动算力体系共建。很明显,这是希望以鲲鹏为纽带聚合伙伴能力,做大计算产业蛋糕。
第四是激励框架重构。打破“身份决定收益”的旧秩序,建立“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新机制。其本质是让市场机制在体系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如许超所言,“优质资源会向优质伙伴倾斜”,让“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伙伴获得更大收益,这本就是非常合理的策略。
很明显,这四大进化均指向同一目标:通过规则设计筛选“同路人”,构建“能力与机会匹配、贡献与收益对等”的体系正循环。
我们知道,数智化并不是某家企业、某个行业的数智化,它应该属于千行万业,数以千万计的企业。数智化的浪潮下,每一家企业都应该享受到数智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在2023年提出三类市场的原因。通过NA市场、商业市场和分销业务的划分,能够保证“伙伴+华为”的体系,能够无死角的覆盖中国每个角落的数智化需求,以实现“数智世界,一触即达”。
在2025年,三类市场的总体方针不变,但在细节上又不乏积极的改变。
首先,NA市场依然强调“灯塔效应”,但策略更为聚焦。
许超提到了一个有意义的数字“卓战核NA客户数量从2000多家精简至600多家。”这并非是一种“收缩”,而是一种客户聚焦。同时,华为对伙伴的选择更为聚焦:NA市场伙伴地图优先,卓战核NA以银牌以上伙伴合作为主。显然,唯有通过深度绑定核心伙伴,才能在垂直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通过这两大聚焦,华为希望做到“点亮一个灯塔,照亮一片行业。”
其次,商业市场重“兵”深入,敏捷高效的满足客户需求。
商业市场成为2025年华为布局的重点,华为将投入2100名伙伴销售经理以支持服务好伙伴做市场为主要责任。赋能伙伴“自主报价、自主投标、自主下单、自主交付、自主维护”的闭环能力,同时将商业PAB从3个行业扩展至9个行业、成员从24家增至100余家。这种变化的逻辑瞄准的是对商业市场客户需求的“敏捷响应”,更高效的满足客户需求。
最后,分销市场强调“触达”的效率,分销网络要延伸到中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165款“易买易卖、易装易维”的“6易”新品,还是4大区域配送中心(RDC)和“万+坤灵精英计划”,都在推动华为的分销网络向地市区县下沉。通过极致简化的产品策略和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降低数智化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数智化“最后一公里”交付提供了良好保障。
三类市场的策略升级,本质上还是通过客户分层、伙伴能力分级、资源分配分策,真正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体系。
在“伙伴+华为”体系进化,和三类市场策略升级的同时,许超也着重强调了“同路人”的理念。
其实,华为定义的“同路人”,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伙伴,而是具备三重特质的体系共建者。
其一是价值观同频,能够和化为一道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客户价值创造置于收益之前;其二是能力互补:在硬加速增长型伙伴、协同作战型伙伴,在服务交付等环节,与华为形成“拼图式”能力协同;其三是规则共守,严格遵循阳光透明的合作秩序,从贸易合规到客户满意度反馈,共同维护体系健康。
比如2025年伙伴政策中的认证标准、业绩规则等举措,本质上也是筛选出真正与华为“理念一致、能力匹配、目标同向”的伙伴。
在数智化的浪潮中,华为正与“同路人”一道,持续壮大“伙伴+华为”体系,通过能力互补、规则共识、价值共生的深度耦合,让位“同路人”都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航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亦是“伙伴+华为”体系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许超表示,2025年,华为将携手伙伴,践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价值创造,沿客户数智化旅程分工协同,围绕行业场景共建能力,持续投入追求合作有序,共筑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与客户共同跨越数智鸿沟,携手共赢AI新时代!
来源:科技象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