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间,总有一些身影,如同灯塔,照亮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万丽,就是其中一位。从教24年里,她一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用爱心、关心、细心和热心赢得了无数孩子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间,总有一些身影,如同灯塔,照亮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万丽,就是其中一位。从教24年里,她一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用爱心、关心、细心和热心赢得了无数孩子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
用心探索 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2000年,大学毕业后的万丽在常德市第十六中学(原武陵区丹洲乡中学)任教英语,回忆起当年入校的场景,万丽记忆犹新。“初为人师,我看到了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透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天真活泼的样子感染了我。”万丽坦言,一旦踏上了三尺讲台,就有责任在肩,她想在农村孩子心中,播撒下英语学习兴趣的种子。
作为学校英语学科教学带头人,万丽的课堂充满了互动与思考,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从七年级开始,万丽就会对学生实施微分层教学,该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微课内容,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学期下来,“学困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学优生”的知识面扩大了,“万师班”每个学生都爱上了英语,取得了不错成绩。
在万丽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学业上屡创佳绩,更在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大放异彩。从校园歌唱比赛的一等奖,到区级合唱比赛上的出色表现,再到足球场上的冠军奖杯,每一项荣誉都凝聚着师生共同努力的汗水与欢笑。学生严雅铃、杨广怡参加武陵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时打破纪录,并代表武陵区参加市级比赛,取得良好成绩;严雅铃还因全面发展、成绩突出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这些不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班级团队精神的完美体现。
亦师亦友 以爱润泽公平成长之路
当班主任20多年,万丽所带的“万师班”班风好,很有凝聚力和影响力,被很多青年教师视为“法宝”,也作为经验广为流传,学校以该班为蓝本制定了一套班主任实操手册。她一直关爱班里的“学困生”和留守生,每年都会对这些学生家访两到三次,多年来,她的班里从没有出现辍学的情况。
小美是班里的一名插班生。此前因为在家沉迷手机不愿上学,一年后复学进入“万师班”。初来班上时,认识小美的人都说这孩子上学撑不过一个月。万丽仔细留意小美的一举一动,她发现小美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很疏远,上课时也有些心不在焉。万丽像一位知心大姐姐多次找小美谈心,逐渐打开她的心结,勉励她增强自信。一段时间后,小美在思想行为上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的小美变得阳光自信了,不仅黑板报办得越来越好,在前不久的学校运动会上还取得了好成绩,同学们都对她刮目相看。
怀揣梦想,坚守初心。作为土生土长的丹洲人,万丽将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市十六中,她无悔为教育事业付出,无悔自己的选择。她感叹,乡村教师的生活是辛苦的,但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却是幸福的。由于教学有方,她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万丽坚信,人生最美的样子是行走在砥砺前行的路上,挥舞教鞭,永葆那一份热爱,奔赴每一场山海,以自己的爱心育得桃李芬芳满园,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