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9 月 8 日,在大同到平遥的高铁车厢内,一名身穿白色 T 恤的光头男子竟然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全然不顾周围乘客的感受和高铁上的禁烟规定。
近日,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9 月 8 日,在大同到平遥的高铁车厢内,一名身穿白色 T 恤的光头男子竟然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全然不顾周围乘客的感受和高铁上的禁烟规定。
据发视频的网友称,是其闺蜜在高铁上发现了这一情况,到平遥站举报完才下车。从现场视频来看,男子坐在靠背座位上,叼着烟的样子显得格外刺眼。9 月 9 日下午,记者就此事展开了多方调查。大同站工作人员表示高铁上不允许抽烟,具体情况可联系大同南站。大同南站工作人员称每天到平遥古城的车次较多,车厢内有监控和烟感报警器,一旦检测到烟雾就会报警,车也会停驶,并且强调高铁上抽香烟和电子烟后果很严重,严重的会被拘留。太原客运段指挥中心和 12306 太原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都明确表示,高铁上严禁抽烟。
而在 9 月 9 日下午的另一段车站现场视频中,我们看到安全员拿着从男子身上收缴的香烟和手机,4 位车站民警给男子戴上了手铐,可男子还大声辩解 “我又没有犯罪,不吸烟了”。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规定吗?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高铁上吸烟,危害巨大。首先,烟雾无法消散,会通过空调系统快速传播,极易触发烟雾报警器,导致列车自动减速甚至紧急停车。这不仅会影响众多旅客的正常出行计划,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次,一旦引发火灾,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将会被处以 5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将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这名男子被民警戴上手铐,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然而,这起事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当民警给男子戴上手铐时,他口中那句"我又没有犯罪"的辩解,恰恰暴露出部分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在现实生活中,类似"高铁禁烟"这样的公共规则,往往被一些人视为可以随意突破的"小事"。
事实上,每一个看似微小的违规行为,都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试想,如果当时烟雾触发了列车紧急制动,在300公里时速下突然减速,很可能导致乘客受伤;若因此延误后续列车调度,更会影响成千上万旅客的行程。这些潜在风险,远比当事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高铁"霸座"、随地吐痰、外放手机声音等不文明行为屡见报端。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人仍缺乏公共空间意识,将私人习惯凌驾于公共秩序之上。有社会学家指出,这种行为模式的背后,是未能正确理解个人自由与公共责任的边界。
铁路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或许还需要创新宣传方式。比如在售票环节增加文明出行承诺,通过车载VR设备模拟吸烟引发的严重后果,让警示教育更加直观有效。法律专家也建议,可以建立铁路不文明行为信用档案,与个人征信系统挂钩,形成长效约束机制。
这起事件中最令人欣慰的,是那位勇于举报的乘客。她的行为展现出现代公民应有的责任担当。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违规行为说"不",公共秩序才能真正得到维护。文明从来不是抽象的标语,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具体行动构筑而成。
来源: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