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陷案开庭后续,男子得到结果女友已分手,物是已人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7:56 1

摘要:时间回到2023年6月11日,小叶和同学吃完饭准备坐地铁回家。上车后,他坐到了一个空座,没过多久,一个老人上来了。小叶立马本能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

一句“你是不是偷拍我”,就让男子背负骂名。

不仅遭受网暴连爱情和工作都丢了,身边人对他指指点点。

更让人气愤的是诬陷他的人,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今二审开庭,随着央视的发声,事情更多细节也被曝光,当事人实在太冤枉!

时间回到2023年6月11日,小叶和同学吃完饭准备坐地铁回家。上车后,他坐到了一个空座,没过多久,一个老人上来了。小叶立马本能地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

他自己就靠在扶手旁站着,结果没想到两个女生突然大声喊:“你是不是偷拍我?”只见其中一个女生指着小叶的鞋子,凶声质问,说他用手机偷拍自己的裙底。

这话一说出来,小叶立马成了大家的焦点,所有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看。他一下子就懵了,脑袋一片空白,根本来不及反应。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却被冤枉偷拍。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全控制不了他,他根本来不及辩解,安检员很快就赶过来把他控制住了。

小叶当时完全懵了,赶紧解释自己根本没做什么不对的事,可她们根本不听,还一直挑衅,言语非常激烈。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小叶一时也解释不清,为了证明自己清白,他脱了鞋子三次,但对方还是坚持说他在偷拍,甚至还扬言要报警。

报警后,警方很快介入调查,仔细检查了小叶的鞋子,根本没找到什么偷拍设备,最后证明小叶是清白的。

对车上的其他人来说,当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而一些录视频的人,把小叶当成了聊天的材料,开始调侃他。小叶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成了大家眼里不折不扣的偷拍犯。

这段经历对他来说简直不想回忆,因为这件事不仅让他辞职,还导致他和女友分手。不过,后续处理过程中的事更让小叶失望。当他被带到警局后,专业的工作人员检查了他的鞋子。

检查结果显示,小叶的鞋子完全没问题,是两个女生产生了误会。小叶本以为终于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两个女生也该道歉了。

但是,那个女生只简单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想就这么了事。这种敷衍的道歉让小叶很生气,觉得根本不够。小叶觉得她们的行为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光靠一句口头道歉是不行的。

于是,小叶决定不和解,决定通过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他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那两名女生公开道歉,还要赔偿他5万元,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赔偿。小叶觉得,这不仅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更是要让大家知道,诬陷别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件事给小叶带来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刚开始就遭遇了“网暴”,后来出门都得特别小心。小叶实在没办法,只能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地写下了6000多字的经历。这篇文章很快在网上传开了,阅读量接近2000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场无缘无故的麻烦背后的真相。随着舆论越来越热烈,小叶也终于有了机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2023年8月,小叶正式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把那两位女生和地铁公司告上了法庭。

他的要求很明确:公开道歉,并且在事发的地铁站连续播放十天的道歉声明,同时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共计5万元。

法院因为认为没有构成人格侵权,所以没有支持他的诉求。这条维权路不仅仅是法律程序复杂,还有网友们的指责,“一个大男人怎么跟小女生计较这些”,类似的劝和解的话他听了太多了。

在接下来808天里,小叶几乎成了隐形人,不敢主动和人交往,也不敢在网上发声,甚至找工作都成了大问题。每次面试官搜到他的名字,出来的全是那些负面新闻。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比任何身体上的伤害都要痛苦。

“即使赢了官司,人生也输了。”这句话说出了多少无奈和心酸。尊严一旦被践踏,就算法院判了胜诉,那份心里的伤痛又怎么能靠几张判决书抚平?

这事已经拖了3年了,网上也讨论得挺多的。有的人觉得小叶维权太过了,也有人质疑他要50000元赔偿,还有一些人支持他。甚至有女的说,这事拖了这么久,已经给那两个女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9月8号,二审开庭时,小叶说他不会妥协,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他希望通过法律,让那些冤枉别人的人付出代价,也提醒大家,不要随便诬陷别人。

现在这个社会,流量就是一切,很多人为了出名什么都敢做。那俩女生,是不是也想借这事炒作一把?反正我觉得,做人得有底线,不能为了自己的小利益,就毁了别人的一生。

事情发生后,那两个女生一直没有公开露面,小叶和她们只在第5次调解时见过面,能看出来她们态度不够诚恳,明显没觉得自己有错。

关于5万元的赔偿,小叶在二审前接受采访时也说了,这个金额已经让步到大家能接受的范围了,这次诉讼的重点还是希望对方能公开道歉。

本来就是个小纠纷,结果地铁反而成了帮凶,起到了“公器私用”的作用,把事情搞得更严重了。其实地铁应该在事发地贴个告示,解释一下情况,给自己过激的行为道个歉,这样根本不需要理会那两个“碰瓷”的人。但要一个机构或者团体给个人道歉,实在太难了。所以何先生也只能找了个“软一点的目标”来解决。那两个“过客”确实涉嫌碰瓷,但地铁为什么不能站出来负责呢?这件事最大责任在地铁安检员,至少得负70%以上的责任。其实本来就是个小误会,安检员现场检查完应该马上说明是误会,立马放人走。可安检员的做法是留人、报警,这下把小误会搞成了大事,影响也变得很坏。那姑娘虽然反应过激,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是地铁公司!地铁公司应该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至于那姑娘当面道歉也是应该的。本来就是个误会,加上一些不明真相、喜欢多管闲事的人跟风指责,把误会搞得更严重,让诬陷的人更加肆无忌惮地骂受害者,导致受害者根本没法反驳,最后被无缘无故地冤枉和陷害。

本文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智慧案件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