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号”外的话每一个城市,都有这座城市独有的一“品”。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线条,创意是灵魂。这一“品”,带着城市的符号,生活的诗意,让每一天的日常,变得不一样。你所在的运河城市,运河水滋养千年,独特的地域地理、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勤劳智慧的人
“号”外的话
每一个城市,都有这座城市独有的一“品”。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产品,文化是底色,人文是线条,创意是灵魂。
这一“品”,带着城市的符号,生活的诗意,让每一天的日常,变得不一样。
你所在的运河城市,运河水滋养千年,独特的地域地理、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勤劳智慧的人民,都创造出独属于运河城市的运河一“品”。
我们连续性地把它们展现出来,欢迎您阅读,希望您推荐。
湖州长兴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紫笋茶历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所谓紫笋者,得名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记载,意为茶芽嫩且带紫的为上品,芽形紧抱挺直的为上品。
紫笋茶被列为贡品始于唐朝广德年间(公元763-764年),至今已有1247年。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唐代贡茶分布较广,包括五道十七州部,而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乃贵为贡茶之上品。由于紫笋茶品质超群,深受帝王喜爱,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因此,贡茶数额连年剧增,到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贡额达18400斤之多,被后人称为中国贡茶之最,中国名茶之源,而且朝廷命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贡焙”。
贡茶雅事
顾渚山是天目山余脉,位于湖州长兴县城西北约22公里,海拔352米。相传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为阻击越国而在太湖南岸筑“三城三訢”时,有“顾其渚次、隰原平衍、可为都邑之所”的说法,故名。今山下有其中的吴城、斯訢遗址。
顾渚山《新唐书》又名顾山,亦称茶山。这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降雨丰沛,自古盛产好茶。陆羽曾著《顾渚山记》,虽已早佚,晚唐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的序文中称《顾渚山记》两篇,其中大部分讲的是茶事;再根据《茶经》中对顾渚山中这么多山、岕地貌的精准描述,《茶经》奉“紫者上”“笋者上”,以及“阳崖阴林”作为好茶的标准,可以推断陆羽对顾渚山应该是情有独钟。我们有理由相信,陆羽隐于湖州苕溪之滨、著述《茶经》期间,肯定多次深入顾渚山的岭岕之间、徘徊于皎然的顾渚茶园,考察研习茶事,顾渚山曾给予他很多写作灵感。甚至有学者认为,先生在此山中置有自己的茶园。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其香气清高、滋味甘醇的优异品质。当时的紫笋贡茶一般须经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而成茶饼,按当时江东(太湖流域)的计量,上串(穿)相当于一斤,唐代的一斤比今日计量略高,约680克。这时候贡茶的量也由最初的五百串、两千串,建中二年(781)增至三千六百串(斤),贞元初超过万串(斤),至晚唐的会昌三年(843),紫笋茶贡额达到了一万八千四百串(斤),役工最多时有三万人。大规模贡茶一直持续到唐末。紫笋茶叶芽粗壮似笋,精心加工后,干茶形似兰花,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紫笋茶贡还逐步形成了严格的规制,“岁贡凡五等”。第一批贡茶要求在每年的清明前通过快马陆路驿传送至长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唐?李郢),谓之“急程茶”。其余的数量相对较大,一般在四月底前分四次由山下的水口草市启运,过太湖转大运河水路运送。贡茶包装要以“白泥赤印”封缄后送入长安。“急程茶”一般供皇家品尝与祭祀用清明,后面的贡茶也会由皇帝赏赐近臣及外藩,士人百姓也加效仿,茶风顿时蔚然。
不负盛名
如果说由唐至明连续进贡的八百多年间,让紫笋茶见证了将相王侯的兴衰更替,那么明末之后,紫笋茶无疑经过了一段三百余年的“沉默期”。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长兴政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旧时贡品名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同年,在浙江省名茶评议会上,长兴紫笋茶被列为一类名茶。
翻阅CNKI(中国知网)1979年至2021年出版的关于紫笋茶及其技艺研究的153篇文章,不难发现,关于长兴紫笋茶的研究,同样鹊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这个时间段,正是长兴首先在全省范围内点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星火的那一年。不难看出,勤劳、智慧的长兴农民,对资源禀赋的挖掘和对文化瑰宝的传承,独具慧眼。
此后,政府推进不遗余力,2003年开始,“510”工程发展规划、“七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九大农作物发展规划”压茬推进;2001年至2011年间,长兴紫笋茶连续获评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2年至今多次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并被认定为第二批“浙江老字号”;“紫笋茶制作技艺”也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造就了长兴紫笋茶的产业盛景:3.7万亩紫笋茶山,茶叶农户9000余户,在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价中,“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19.78亿元。
“春来一壶茶,足以慰风尘”,忙中偷闲,不如为自己泡一杯紫笋好茶,在一杯茶中获得宁静愉悦的享受,在一杯茶中洗尽生活的烦恼与困惑。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大运河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