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有没有院子,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7:57 5

摘要:还是蜷于高楼一隅,日复一日地望着窗外车水马龙,连个说话的人都难找?

有没有那么一刻,你突然想象过自己退休后的日子?

是坐在一方小院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与三五老友喝茶谈天?

还是蜷于高楼一隅,日复一日地望着窗外车水马龙,连个说话的人都难找?

一道围墙,隔开的或许不只是空间,更是晚年生活的温度与色彩。

有院子的退休生活:日子是长出来的,不是过完的

有院子的退休生活,是活的。小小一方土地,能种出不止四季的风景。

春天看花发芽,夏日听蝉鸣阵阵,秋来收几枚自己种的果子,冬天扫雪等春再来。

院子,是自然赠予退休者最温柔的礼物——它让你有事可做,有景可看,有期待可守。

每天清晨,推门见绿,弯腰理土,看昨天还蜷着的嫩叶今日又舒展几分。

累了就坐在石凳上喝口茶,与偶尔路过的小猫打声招呼。

劳动不重,却刚好让人感到“被需要”

这种微小而确定的成就感,是许多退休者最需要的药。

有院子的人,从不缺朋友。

今天邻居路过,隔着矮墙聊几句收成;明天老同事来访,坐在藤架下泡一壶茶,说说往事,聊聊家常。

院子成了天然的会客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就拉近了

这种不约而至的陪伴,让日子始终热热闹闹,人心也不会孤单。

院子,是生活边界的延伸,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它让退休者依然与土地、与生长、与季节、与人情保持着联结。这种联结,让人踏实。

没院子的退休生活:窗外的世界很大,却常常与我无关

而没有院子呢?

退休后的舞台,常常就只剩下客厅到阳台的几步距离。

阳台也许也能养几盆花,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的是接地气的感觉,缺的是真正动手经营的参与感。

光看不做,久而久之,连看的心情也淡了

窗外高楼林立,马路嘈杂,你看得见世界,却很难触摸到它。

天晴时,阳光能照进阳台,却照不进一片能随你心意栽种的土地;

下雨时,你听见雨打窗檐,却闻不到泥土被雨水浸润的芬芳。

门一关,就是一座孤岛。

邻居难得见面,老友来访也像“做客”,喝完一杯水就走,难以久坐畅谈。

缺少一个自然而然吸引人、留住人的空间,社交渐渐变少,沉默渐渐变多。

日子安静是安静,却也容易陷入长久的寂寞。

院子,不只是院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你有没有发现?

有院子的人,退休后往往“忙”得很充实——

今天修修枝,明天浇浇水,后天邻居路过还能隔着矮墙聊几句。

院子,成了他们连接自然、连接他人、连接生活的一座桥

而没有院子的人,往往得更主动地去寻找生活重心。

要么适应独处的寂静,要么走出家门,去公园、去社区、去老年大学,自己给自己“找事做”。

这并非不可能,但却需要更强的行动力与心态调整能力。

所以说,退休后有没有院子,过的真的是两种生活。

一种是被自然包裹、被人情温暖、从容有序的日子;

另一种,则更需要人为自己构建节奏、寻找意义。

愿每个退休的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院子”

其实,院子说到底,也不全然是物理意义上的一方土地。

它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与自然相伴、有事可做、有枝可依、有人来往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有一个院子,恭喜你,请好好珍惜它。

种的不是名贵花草,而是每一天的心情;

聚的不是高朋满座,而是琐碎时光里的温暖人情。

如果你没有院子,也不必失落。

真正的院子,也可以在心里。

只要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阳台上的几个花盆,附近公园的一片绿地,一群常约见面的老友,甚至一个能种点小菜的泡沫箱……都可以成为你的“精神院子”。

重要的是,退休后的我们,仍愿意俯下身去触摸泥土,仍愿意为一片新叶的萌发而惊喜,仍愿意打开门,让他人走进自己的世界

有的生活是长出来的,有的生活是过出来的。愿你拥有前者。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青木小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