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银发雕刻时光 以初心点亮星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7:03 1

摘要:时光在暖黄的光晕里缓缓流淌,四月的风掠过丹江街夕阳红荣誉室的门扉,或鲜红或褪色的获奖证书在玻璃柜里静静“燃烧”,像一段凝固的晚霞;鎏金奖杯傲娇矗立,折射着细碎的光斑;泛黄的报纸上,铅字依然滚烫,记录着那些在田间地头、车间讲台挥洒的汗水与熬红的双眼……阳光透过展

时光在暖黄的光晕里缓缓流淌,四月的风掠过丹江街夕阳红荣誉室的门扉,或鲜红或褪色的获奖证书在玻璃柜里静静“燃烧”,像一段凝固的晚霞;鎏金奖杯傲娇矗立,折射着细碎的光斑;泛黄的报纸上,铅字依然滚烫,记录着那些在田间地头、车间讲台挥洒的汗水与熬红的双眼……阳光透过展柜玻璃,投射在墙面上,在光影中无声传递着一群老当益壮的“银发雕刻师”是如何实现人生第二个春天的价值的。

江福星:把自行车镌刻成信仰的年轮

有着六十四年党龄的江福星,被大家亲切地尊称为“江老”。每天清晨,他都会风雨不误地骑着自行车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道办事处“上班”,车上挂着一个破旧的蓝色公文袋,袋子里装着他须臾不离身的几样“宝贝”:竹笋、戒尺、报刊、自制课件等教具。

江福星是个特别爱学习、关心时政的人。2015年,在他的倡议和街道的支持下,“夕阳红荣誉室”建成了,将全街道老同志的荣誉证件集聚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激发他们让余热生辉,为党旗添彩。江福星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到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办好思政课时,下决心将“荣誉室”的资料整理成通俗易懂生动的课件,到校园去宣讲。他说:“我以前做思政工作,今后还要继续做思政工作,直到我走不动了,干不动了为止。”除了到各个学校授课,江老还多次组织邀请各大院校学生到“夕阳红荣誉室”参观上课。

随后,江老和老同志们又在“荣誉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夕阳红志愿者工作站”等五支队伍,搞创建、做调解、送文艺、勤巡逻,让文明新风席卷丹江。2017年底,“夕阳红荣誉室”获评全市唯一“全省最佳正能量活动示范点”称号,并被江西省委老干部局授予“最佳正能量活动示范点”。

丹江街党委书记欧阳耀波与江老聊天时总是夸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却迈过了高校思政课那高高的“门槛”,获得这么多本红彤彤的证书,真是了不得哇!

周发明:将锄头把打磨成知识的经纬

老党员周发明本是名退休老兵,由于在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方面有独到之处,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个头都比较大,成为丹江街小有名气的“红薯王”“萝卜王”。闲不住的他将热爱变成日常,总是在自己的小菜园里开展蔬菜高质高产试验,了解多种植物特性疗效,一纸一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每逢有人向他请教,他总是毫无保留地“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倒尽。

自从设立了丹江街老科协“家庭科普志愿服务点”后,周发明的菜园子愈发热闹起来,燎原学校的学生课外学习也有了去处。他总是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参观的学生,从选种、播种、田间科学管理,到田间参观、采摘蔬果,事无巨细,讲得明明白白。同学们参观完,总是回味无穷地说道:我们学到了很多有趣又有实效的知识,太喜欢周爷爷的种植基地啦!

罗雁萍:用笔尖墨香绽放文明的涟漪

家住城南社区的罗雁萍,是夕阳红荣誉室的“笔杆子”,也是一名热爱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从1979年写下第一篇文章至今,她坚持写作46年,从未间断,写下的反映社区好人好事、颂扬真善美的文章数不胜数。作为市、区作协会员,多年来,她遵守着自己的诺言:做一个正直真诚善良勤劳阳光的人。

她说,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写作,不仅仅是个人喜好,更是一份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继续讴歌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讴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写好黑土地上的红色故事。

获“最美萍乡人”称号的汽车驾驶教练员金本会、双管书法技巧传授大师宁武莲、文艺积极分子蒋相萍等等……这36位老同志,把岁月熬成智慧,将时光淬炼成星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在各自居住的社区内,正用余热为新时代铺就一条通向黎明的银河。(供稿人:萍乡市安源区丹江街黎志 周潇潇)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