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潮】徐剑 | 我向老师鞠一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7:33 1

摘要:秦老师负责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次语文课堂上,他教学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他授课时手势生动,言辞风趣,犹如磁铁一般,紧紧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秦老师要求我们识别并提炼文章的论点与论据,同时阐述所运用的论证方法。鉴于我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最为积极,且回答颇为准确,因


“您当年的谆谆教诲,无私的帮助和引导,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毕恭毕敬地向秦老师鞠了一躬。

我上中学期间,有幸受教于众多师长,在心中留下最为深刻印记、情感最为笃厚的,当属高中时期的班主任秦光中老师。

秦老师负责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一次语文课堂上,他教学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他授课时手势生动,言辞风趣,犹如磁铁一般,紧紧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秦老师要求我们识别并提炼文章的论点与论据,同时阐述所运用的论证方法。鉴于我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最为积极,且回答颇为准确,因此受到他的表扬。自此之后,秦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并有意识地培养我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秦老师勇于革新,在教学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毅然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讲台的格局,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一种新颖的同伴教学模式。我有幸成为遴选出的首位“小教师”,讲授毛主席诗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在授课之前,秦老师对我进行了详尽周密的指导,从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到词语的注释方法,再到白话文的翻译以及作品的鉴赏分析,每个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到了实际教学时,我模仿着秦老师的语调,抑扬顿挫地朗诵着诗词,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点,教室中洋溢着活跃的氛围,掀起阵阵笑浪,大家纷纷对我点赞。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当老师的乐趣,并产生了以后要当老师的想法。

为了提升我的写作能力,每逢学校举办运动会,秦老师均指派我采访参赛运动员。我撰写的五篇报道稿件,均被学校广播室采纳并播出。此番经历,不仅让我深切体会到撰写新闻报道的乐趣所在,更激发了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与爱好。

有一天放学,秦老师叫我到他宿舍,取出以蓝布精心包裹之物,轻轻塞进我的书包。“这是什么?”他说:“别问!赶快拿回家!” 我怀揣着满心的不解与困惑,匆匆离开了校园。归家后,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竟是巴人《文学论稿》一书,以及两份关于撰写报道的油印资料。当时,报纸上正对《文学论稿》展开激烈的批判,指责其宣扬人性论。至此,我终得领悟秦老师的深意,旨在激发我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我亦明了,若非秦老师将此书赠予我,极有可能遭到红卫兵的搜查与没收。

高中毕业后,我带着《文学论稿》,到部队服兵役。历经五年军旅生涯后转业至江苏油田,开始了教师生涯。尽管我是教数学的,但时常翻阅《文学论稿》,并未察觉其中含有任何有害之处,相反,极大丰富了我的文学素养,萌发了对文学创作的浓厚兴趣。

去年师生聚会,我见到了年近九十的秦老师,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状态良好。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表示对我极为思念。我诚挚地回应道:“我也很想您,回顾高中时代,您给了我许多帮助:课堂提问,让我增加自信;学做老师,让我立志从教;记者练习,让我懂得采访;赠我论稿,让我爱上文学;赐我思想,让我学走前程。您当年的谆谆教诲,无私的帮助和引导,我永远不会忘记。”最后,我毕恭毕敬地向秦老师鞠了一躬。

作者简介

徐剑,原籍如东,现居江都,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都诗协临江仙诗社秘书长,江都历史文化专家库成员,致力于江都地名文化研究,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

来源:江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