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我就有个大心愿,今年牡丹花开时节,一定要去洛阳一行!去洛阳,蹬一蹬响誉天下的“应天门”,赏一赏,艳甲天下的牡丹花。好好领略一番“天下之中”盛世之洛阳风采。好好获取一番特殊的、超越常人的力量。
(一一抒情散文)
四月当属洛阳美,牡丹光华耀日月,通天大道应天门!
我如约而至,
整整衣冠,恭敬顿首。
北国花城,牡丹花都。魂牵梦绕之洛阳城啊,我来了!
去年我就有个大心愿,今年牡丹花开时节,一定要去洛阳一行!去洛阳,蹬一蹬响誉天下的“应天门”,赏一赏,艳甲天下的牡丹花。好好领略一番“天下之中”盛世之洛阳风采。好好获取一番特殊的、超越常人的力量。
常听老师讲:“人,乃天地精灵。人,有了特殊的力量,你就会超越现实,就会做出超常的成功。这就是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流淌至今。”
而惟有这四月的洛阳,才是大地之中,天地释放能量的最佳之地。非它莫属,只有之一没有之二。
你说洛阳贵气不贵气!神夸不神奇!怎能不令人心往而神驰呢!
绝配!
王者之尊!花团锦簇!天门开合!人潮涌动!
登应天门,观闻满城贵气浓,牡丹花香气袭人,正显大国盛世来。
每年四月五月牡丹花开二十天。
我心急,今天才4月1日,在这牡丹花初放的时节,避开人潮涌动的时刻,我就已经驱车打马乘兴而来了!而且是携众好友,结伴而来!一路好不欢欣鼓舞,意气风发!
因为我们的心里从小就藏着一个洛阳,那是牡丹的世界,牡丹洛阳,国色天香。
来到古都洛阳,
入夜,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灯火阑珊,我们信步行走到中原之心,这离天庭相近的地方,
站在巍峨入云端般,又恰似火凤凰般昂首向天的“应天门”,在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下,我禁不住赞叹。什么叫大气磅礴?这就是!
这就是我梦中的“应天门”,真乃天上人间。
“应天门”可不只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它只属于这片土地。而且只能放在这里。它是用一块块大中国思想文化叠加堆砌而成的,闪耀着历史的芳华。
厚重的很呀。
站在应天门之上。我们看到不仅仅的是洛阳城,遥视的是天下万千气象。
这方土地就是天下之中。历史上隋唐大运河的核心就是洛阳,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运航城了,那是何等的壮观与繁华。这繁华一直延续到了宋代,宋代的洛阳亦是繁花似锦。
可以说大凡天下太平、鼎盛繁华的朝代,霸主们定都中心必选在洛阳。因为这里是天下之中,是核心区域。它的交通位置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可以兼济天下。
据考证,唐宋时代的古都洛阳的规模,就相当于现在美国纽约在全世界的江湖地位。就已经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北魏时期,北孝文帝拓跋弘亲政后因都城平城(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文化交流,便决定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至洛阳。北魏迁都洛阳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据历史考证,北魏时代,洛阳的外城的设计规模是80平方公里。那是何等的辽阔。
这就是洛阳的气魄。非它莫属。
.“应天门”原本“则天门”。
它取自《论语》中“惟天惟大,惟尧则之”。意味着“以天为则”,遵循天的原则或法则。我们的老祖宗,无论做什么事,都把天放在第一位,他们是如此的敬畏上天。
就凭这名字,应天门?你听了就如雷贯耳,震撼九洲!
应天门!无论谁来了,都会心神领会,发出内心的赞叹,洛阳十三朝之古都,真是一个神圣庄重的理想之地啊!
8000年前,伏羲爷和妹妹女娲从甘肃天水卦台山出发,携带族人,出西北万里群山,经陈仓(宝鸡),沿渭水、黄河,一路东行,游猎到达洛阳。他确认这里是观天象的最佳之处,于是安顿下来……。
远古时代。天空清澈而透明,洛阳的夜晚星光灿烂,星罗齐齐布,北斗七星,好数家珍……
河图、洛书的故事就在这里演绎。
洛阳伏羲庙
伏羲爷在这里仰观像于天,俯察法于地,始作八卦,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混沌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这里也是炎黄母族有蟜氏的故里。炎更黄部落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
中国最大的两大学派儒学与道学都源于此。周公致礼于成周城,所以儒学制定于此,“道学”更是渊源久远。
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从鲁国来到了周朝的首都洛阳,拜访老子。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见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我们知道老子和孔子的4段对话足足影响了中国2500。
据说孔子曾拜见老子,问了几个问题,孔子十分佩服。
围绕孔子,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又问道:“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手?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可见孔子把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比做了腾云驾雾的龙,见首不见尾。
我们现在所说的“上善若水”这句名言,就出自当年孔子见老子的这段故事中。
据说当年孔子见老子的时候,老子带孔子来到了黄河边上。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子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义也。”
孔子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的哲学是纵揽天下的哲学。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一篇中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但凡第一次来的人,一旦融入历史的长河中,都会惊讶的说不出话。内心深处都会虔诚的,静静的礼拜。仿佛你的神灵之气都被提了起来。
这是真的,真的能感悟到一种神奇的力量贯穿你的周身。历史记载。隋唐时期。这里就是天接待天下各国使臣朝拜东方大国的圣殿。
世界之都,亭台楼阁,商客云集,车水马龙,奇服异彩,繁年似锦,气象非凡。
古人讲究的很,他们确认,应天门仿佛与天上的紫薇星相呼应,这是多么超凡的宇宙观。人不再渺小,天地相融、天人合一,理所应当!
人的思想与智慧,可以穿越时空,遨游太空,飞越千年。
想想古人的宇宙观。似乎人类在宇宙星际间穿行!天哪!我的身躯似乎都变高大了许多。难怪后羿能够射日,嫦娥可以奔月。
立足这一神奇的地方。仿佛般,有如天地呼应,上下相承,顺天应地,直达天庭。
人的思想一旦挣脱了束缚,放飞了自我,思想飞起来可以超越光速。
中国思想史上,有利于天人关系思考的经典。最有天人关系洞察的,主要是《尚书》《诗经》《论语》《道德经》《中庸》《大学》等。
回过神来,夜幕下的应天门广场。
蓦然回首,身旁走过,身着华丽汉唐古装的少男少女,云髻峨峨,婉若游龙。
这不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人物景像吗?
是的,完全是。
古人的爱情观是多么的波澜、浪漫,壮阔,是可以人神相爱的。多么的惊世核俗。神女可以来自天堂,也可以来自洛水之中。
古人明白,大爱在凡间,与神相爱是寄托我们人的精神世界,可以抚慰我们永恒美好的希望。
是洛阳,是洛阳城里的女子,给了曹植灵感。于是曹植在离开洛阳的路上便构思了千古骈文一《洛神赋》。
落水旁,我们侧耳细听,仿佛听见三国曹植,建安七.子娓娓道来: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而乃税驾乎临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否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予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戏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浓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齿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佛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目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逸静体娴。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
于是洛灵感焉,徙以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
真挚的倾诉,感天动地。爱是有分寸的,爱而不得,不能任性,还须自持。曹植的爱令我们亦随之大动情感,而潸然泪下,不能自持。
我们这是在洛阳。在人间呀!应天门金碧辉煌。
斗转星移,如今的洛阳城内随时可遇小神女,小曹植,美女少年如云如水!四月牡丹花盛开呦,人流如织。恰如洛水,清流潺潺。
人间爱情多么伟大呀的!因为有牡丹,红花绿叶,姹紫嫣红。才叫人间。爱在人间。
宋朝的诗人周敦颐说。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看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株株朵朵娇艳的牡丹,不正是人间大爱的绽放吗。
于是宋朝的欧阳修写出了千古美文《洛阳牡丹记》。其辞曰: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一锤定音!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牡丹花代表着人间最热烈高贵,且冲破世俗的爱情。
相传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武则天按照惯例只能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唐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为先皇祷告进香,与武则天相遇重逢,曾经暗中相爱的俩人抱头痛哭。缠绵凄美!
之后不久。李治为了爱情不畏天下人的非议,将武则天接进后宫,封为绍仪,五年后李治不顾重臣反对,又册立挚爱武则天为大唐王朝新的皇后,俩人的爱情故事,不可謂不艰难曲折、轰轰烈烈。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对牡丹非常的喜爱,以致推崇,有次李治和武则天从东都洛阳返回西京长安,途中路过武则天老家山西文水县时,武则天就把社丹带回了长安宫中,并在久居洛阳期间,又将牡丹引种到洛阳。在她的影响和推动下,使得牡丹一跃成为了国花。
物换星移花更艳。记得90年代,洛阳牡丹园中有一只大龄牡丹,园工们商量后把它移到了墙角边。可是这只牡丹非常生气。第二年开花的时候,它比正园中央年轻的牡丹开的还要鲜艳无比。于是园工们只好把它又移了回去,以示对它的尊敬和爱待。
牡丹花真是传说中的那样,是有灵性的花,是傲气十足的花中之王。它更不愧为国花的称号。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当年都做了报道。花和人是一样的。凡是看过报道的人都被震惊和感动了。
洛阳是豫剧的故乡,一曲梨园春,从古唱至今,.唱遍世界。
从明朝文学家、戏剧学家一汤显祖将牡丹之爱情写成《牡丹亭》,就成为豫剧流传至今的经典爱情故事,牡丹在汤显祖心中亦成为象征爱慎,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表达方式。
若只有应天门,而没有牡丹。岂不太单调乏味了。若只有牡丹而没有应天门。有应天文而没有豫剧。岂不是少了大国英雄豪迈的气慨!
所以这洛阳城当然少不了应天门,更少不了国色天香《牡丹亭》。真是绝配。真是天作之绝配。
文化的根基在民间。
站在应天门之上。我们的目光寻向洛阳城下、黄河之畔的乡村农家。
孟津区会盟镇里小寨村。依然保留着老子修炼的“老君洞”,几乎家家都供奉着老君。
自周朝以来,这一片土地上的老百性“农耕读书”蔚然成风。
我统计了一下。自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洛阳孟津人郑颢,状元及第,拜驸马都尉启,是中国历史上数百位状元中唯一被召为驸马的状元。后任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截止到2017年。洛阳市孟津区共有省市高考状元12位。
其中高考状元陆建辉,是新中国成立后,孟津区第1个洛阳地区理科状元,先后任奇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顾问等职。
洛阳是一个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地位显赫,宝藏遍地,充满神话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洛阳历史上人文荟萃。西汉文学家贾谊,是中国唯一受到毛泽东主席两首诗词赞誉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自愈我家本灋谷。宋代画师武宗元,乃洛阳孟津人,被誉为神笔的王铎亦是洛阳孟津人,明末清初,洛阳孟津有“孟半朝”之誉,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尚书中,洛阳孟津就有刑部尚书乔允升,礼部尚书王铎,兵部尚书李际期。他们三家相聚不到十里,几乎是同一时期在朝内为官。
书法书法家,书画家,诗人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唐代书法的璀璨星空中,有一位书法界的巨星一怀素,他的书法启蒙之师为欧阳询,后来为了求学便云游长安和洛阳等地。唐大历七年772年,怀素在洛阳与颜真卿相遇。在探讨书法之时,他对颜真卿的书法造诣钦佩至极。足拜其为师。怀素的草书被称作狂草,洛阳当是怀素的书升华之地。
唐玄宗开元23年。公元74年中国诗圣一杜甫和诗仙一李白,在洛阳初次相遇。他们的相遇被闻一多先生比作“日月相会,可与孔子见老子比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遇见。”
这次相遇后,中国之诗坛二仙,结伴携手,..一同游历饮酒赋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应天门望去龙门石窟,遥相呼应。如今的龙门石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中各个朝代的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丽景观。
可以想象历史上这里汇聚了众多的绘画雕刻艺术家。在早期,龙门石窟的造像风格深受印度剑陀罗艺术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而到了盛唐时期,随着本土文化趋势的加强,佛像逐渐呈现出更加圆润饱满端庄秀丽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性。
也许我们已经不知道那些雕刻。艺术家的姓名。但每一件石雕艺术都诉说了他们的故事。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在于每一件作品都堪称精品。无论是大型佛像还是小型浮雕,每一处线条,每一个表情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龙门石窟还保留了大量的书法碑刻,这些文字记录了历代皇室贵族僧侣信徒对佛教信教的虔诚之心为我们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00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这一殊荣不仅肯定了龙门石窟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地位。
.如今应天门龙门石窟已经成为中外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也可以领略到人类文明的无限可能。
在洛阳小住几日。我们还品尝了洛阳美食。
关键还品尝了牡丹茶。洛阳人特有心智。牡丹花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做成牡丹茶,入口品鉴。就这名字就高贵无比,气韵十足。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很喜欢它。牡丹花具有养生保健、美容养颜的神奇功效。为了更好的推广国花牡丹,以牡丹为主的新国风鲜奶茶品牌"茶叔牡丹亭"孕育而生。
归来难忘牡丹洛阳城。我对朋友们讲去洛阳的心得。
走在洛阳城的主要大街。你想一想,你就是走在苏东坡曾经走过的砖路上,那就是与古代大文豪神之交往。你就从大唐大宋中汲取了文采的能量。
2025年你想不想好运气?.那你就去一趟洛阳,你去洛阳就能够改变。
我有三个理由,
第一蹬上应天门。登高望远,纵揽天下。树立有德者得天下之宽阔胸怀。德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真诚的帮助生命。这种德就是让生命发芽生长繁荣。德培育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的源泉。
第二,龙门石窟就在洛阳,鱼跃龙门,那个地方您可以彻底让自己的人生产生逆转,就跟哪吒一样!
第三,洛阳有白马寺,那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著名的寺院。你想一想马到成功啊!到白马寺去拜一拜你会人生豁然开朗。
第四个理由是,时代中国的正中心是洛阳,你知道有多少名人都跟这个城市有关。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白居易,唐宋时代的那些名人,都曾住在洛阳。洛阳这个城市在上千年时间里吸收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才气。走一走,逛一逛都沾染了文化与才气。
如果你还哀叹自己财宝不够,那你要去趟洛阳那小住几天吧,一定能获取满满的能量。
盛世的中国!洛阳必是世界文化的中心!
.
来源:星座之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