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婆媳之间的那本经,或许是最难念的那一本。前几天和闺蜜喝茶,她红着眼圈说,又和婆婆冷战了,起因不过是孩子吃零食的小事。她委屈地说:“明明是一家人,怎么总觉得她处处跟我过不去?”我轻轻拍拍她的手,心里明白,这何止是她一个人的烦恼,而是千千万万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婆媳之间的那本经,或许是最难念的那一本。前几天和闺蜜喝茶,她红着眼圈说,又和婆婆冷战了,起因不过是孩子吃零食的小事。她委屈地说:“明明是一家人,怎么总觉得她处处跟我过不去?”我轻轻拍拍她的手,心里明白,这何止是她一个人的烦恼,而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真实写照。婆媳关系就像两只刺猬,都想靠近取暖,却又怕彼此身上的刺伤了对方。
李阿姨和王阿姨如今是小区里人人称道的模范婆媳,可谁能想到,她们也曾水火不容。李阿姨是退休教师,做事讲究条理;王阿姨性格活泼,喜欢随性自在。刚结婚那会儿,连牙膏从哪头挤这种小事都能吵上好几天。真正的转机发生在小孙子出生后。一次孩子半夜发高烧,王阿姨急得手足无措,眼泪直流。李阿姨二话不说,披上外套就陪她们赶去医院,忙前忙后整整一宿。天刚亮,她端着热腾腾的粥走进病房,轻声说:“趁热吃,身体要紧。”那一刻,王阿姨看着婆婆鬓角的白发,忽然心头一热——这份牵挂,和妈妈的爱,原来并无不同。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张勇发现妻子和母亲之间气氛不对,没有逃避,而是主动做起了桥梁。他特意安排周末带母亲和妻子一起去逛商场。试衣服时,他笑着问:“妈,您看小芳穿这件怎么样?”母亲点头:“她皮肤白,穿亮色特别精神。”妻子也顺势给婆婆挑了条丝巾:“妈,您系这个显得年轻。”一顿饭的工夫,两个原本生疏的女人开始说说笑笑。张勇悄悄告诉我:“男人不能躲,得搭桥,让爱流动起来。”
赵姐曾经也是个满腹怨言的媳妇,总觉得婆婆偏心。直到婆婆生病住院,她去照顾。喂药、擦身,忙得脚不沾地。一天,婆婆突然握住她的手说:“辛苦你了,比我儿子还细心。”停了停又说:“我知道你觉得我对你不够亲,可我怕对你太好,儿子就不懂得珍惜你了。”赵姐听罢,心头一震。原来,婆婆和媳妇本是陌生人,只因爱着同一个男人,才成了家人。这份感情,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用真心去浇灌。
我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两头忙。老人观念传统,我们思想开放,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可回头想想,婆婆帮忙带娃、做饭洗衣,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儿女过得好,家里和和美美吗?一句“妈您做的饭真香”,一句“您辛苦了,歇会儿吧”,就能让她心里暖半天。老人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份尊重,一份惦记。
邻居刘姐是出了名的婆媳关系高手。她的秘诀是: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她常说,婆婆带孩子,比外人更用心;多一个人疼丈夫,总比没人关心强。她还总在外人面前夸婆婆:“我家婆婆最能干,又明事理!”这话传到婆婆耳朵里,老人乐得合不拢嘴,对刘姐也越发疼爱。
世上没有完美的婆婆,也没有完美的媳妇。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包容,再难的关系也能变得温暖。婆媳本是因缘而聚的陌生人,却因同一个男人成了家人。时光流转,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婆婆或岳母。将心比心,何必斤斤计较?婆媳相处,哪有什么高深秘诀,不过是一个“真”字——真心相待,真情流露,真意付出。当你把她当亲妈,她才会把你当亲女儿;当你先迈出一步,她自然会走近十步。
一句暖心的话,一个体贴的动作,足以融化长久的隔阂。从今天起,不妨给婆婆打个电话,轻轻说一句:“妈,我想您了。”也许,一段新的温情故事,就从这一句话开始。
来源:嘟嘟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