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高清摄像头守护古村生态,当物联网监测覆盖水源地,数字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民生幸福的温暖桥梁。为让“生态富民”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以数字技术为笔,在皖北千年古村与皖南生态屏障间勾勒出“生
当高清摄像头守护古村生态,当物联网监测覆盖水源地,数字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民生幸福的温暖桥梁。为让“生态富民”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以数字技术为笔,在皖北千年古村与皖南生态屏障间勾勒出“生态保护+民生发展”的融合画卷。
村口布设的5G高清监控。安徽移动供图
皖北古村:数智赋能 让“老村”焕发“新活”
宿州曹村镇,这片承载着8000年新石器文明的文化沃土,正经历着一场数智驱动的乡村振兴蜕变。作为安徽北大门的千年古村群,小山口村、大山口村等古村落虽坐拥古井、古宅、倒流河等文化瑰宝,却一度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安徽移动以“数字基建+场景应用”为突破口,为古村注入数智新动能。
在基础设施层面,安徽移动加快乡村5G网络建设,铺设光缆覆盖大山口村、小山口村、杨堡村,构建起稳定的数字传输脉络,为乡村数字化转型筑牢“神经中枢”,实现乡村5G信号、千兆网络全覆盖。同时,在进出古村的主干道、广场、池塘、村委等关键场所部署18个高清监控点位,实时画面直传村委会数字监控平台,通过“人防+技防”筑牢安全防线。村民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参与乡村治理,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渠道推介古村文化与农产品,让“文旅+产业”的融合模式在千年古村落地生根。
不止于“看得见”的保护,安徽移动还助力搭建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田间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数据,经云平台分析后生成可视化报告。当气象或土壤指标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预警,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依据。这一“数字田埂”的延伸,让古村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远”跨越,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的良性循环。
安徽移动打造的饮用水浮船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安徽移动供图
皖南水脉:智能监测,守护饮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皖北古村是文化与生态的共生样本,那么皖南旌德县丁家山水库的实践,则彰显了数智技术对民生底线的精准守护。作为当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丁家山水库的水质安全曾因传统人工监测的局限性面临挑战——采样周期长、实时性差,难以第一时间发现水质异常。
为破解这一难题,旌德县引入安徽移动打造的饮用水浮船在线水质监测系统。项目团队深入水源地实地勘察,结合地理水文特征制定科学方案,浮船搭载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高锰酸盐指数等10余项关键指标监测设备,通过稳定可靠的移动通信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至后台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可随时查看水质动态,一旦指标异常,系统立即预警,为饮用水安全加上一道“智能保险锁”。
日前,由省、市、县三级环保专家、俞村镇政府及移动代表组成的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流程检测。经现场测试,设备运行稳定、数据传输精准、预警功能可靠,各项指标均达设计要求,获专家组高度评价。俞村镇政府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的投用,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饮用水监测信息化样本。”(安移)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