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壹元宝背下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0 17:12 1

摘要:在安史之乱时期,大唐王朝陷入了深重的困境。这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政治局势变得异常复杂,各地战乱频发,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减弱。经济方面,战争的破坏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税收大幅减少。

在安史之乱时期,大唐王朝陷入了深重的困境。这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政治局势变得异常复杂,各地战乱频发,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减弱。经济方面,战争的破坏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税收大幅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史思明于上元元年六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销毁洛阳铜佛,铸造“得壹元宝”钱。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在占领区的经济统治野心,试图通过新铸钱币来稳定局势,更显示出其政权的权威性。同时,这一行为也反映出他在军事不利的情况下,试图从经济层面寻找突破口。(此藏品为潘先生收藏)

一般的钱币通常以皇帝的年号或国号命名,然而,得壹元宝却是由史思明精心构思,独出心裁地创造出来的。它既不采用年号,也不使用国号,而是巧妙地以“得壹”命名,意在彰显其普天下第一人的地位,即超越唐朝皇帝的野心。得壹元宝的命名反映了史思明的雄心壮志,并试图通过此钱币来象征其普天下第一人的地位。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这枚钱币属于背下月,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得壹元宝的钱文书法颇具深意。其中,“得”字的双人旁被巧妙拉长,寓意“得道多助”;而“壹”字的宝盖头则巧妙地描绘出山形起伏,与史思明原名“窣干”(意为“勇敢如山”的粟特语)相呼应。“元”字的末笔上挑如刀,突显了武人的豪迈本色;至于“宝”字,则巧妙地将贝部简化为“目”,意在表达“慧眼识珠”的智慧。这种富有深意的文字设计,在安禄山所铸的得壹元宝母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钱文笔画间甚至隐约可见契丹文字的痕迹,彰显了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与文化交融。

由于得壹元宝传世稀少,民间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说法,这使得该钱币在泉界备受珍视。得壹元宝因铸造时间短、存世稀少而备受珍视,展现了安史之乱时期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甚至在清代,有人曾以高价典当一枚得壹元宝,可见其稀罕程度。同时,也因为铸造此钱而毁损了大量铜佛,清时有人作诗感慨:“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

得壹元宝,因铸量稀少、流通时间短暂,且为战乱时期的特殊产物,故随着安史之乱的平定而逐渐“还将铸佛”或深埋地下。尽管这枚钱币在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且存量稀少,犹如昙花一现,然而它们在钱币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同时也深受泉币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凝视这枚历经千年沧桑的钱币,我们不仅被其冷硬的青铜材质所吸引,更被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所震撼。得壹元宝,这枚在货币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钱币,以其短暂而辉煌的存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帝国崩解时的悲惨景象。它警示世人,当权力被私欲所侵蚀,再精美的货币也终将失去其价值,化为历史的尘埃。然而,得壹元宝同时也提醒我们,货币的本质远非冰冷的金属所能衡量,它承载着人类对稳定与秩序的永恒追求。

来源:天道酬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