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说中国超市70%商品是垃圾,我是真的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04:14 1

摘要:最后一次走进超市空手而归的经历,让我彻底理解了这个论断。货架上那些披着"健康""有机"外衣的商品,本质上不过是高盐高糖的工业残次品。某超市自营面包含27种添加剂,标榜有机的蔬菜农残超标率达18%,甚至普通鸡蛋被包装成"富硒鸡蛋"溢价300%,这些数据印证了于东

这次他撕开的不只是行业遮羞布,更是当代人的消费困局。

最后一次走进超市空手而归的经历,让我彻底理解了这个论断。货架上那些披着"健康""有机"外衣的商品,本质上不过是高盐高糖的工业残次品。某超市自营面包含27种添加剂,标榜有机的蔬菜农残超标率达18%,甚至普通鸡蛋被包装成"富硒鸡蛋"溢价300%,这些数据印证了于东来"70%商品是垃圾"的残酷现实。当我看到货架上38元/斤的注水牛排与钠含量超标3倍的薯片并肩陈列时,终于明白那些五光十色的包装不过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

胖东来正在用行动重构商业逻辑。他们下架237吨不合格商品,引入12581款自营爆品,郑州改造门店日销售额从15万飙升至160万——这组数据背后是颠覆性的品控体系:1200家农场源头直采,全检入库21项指标,甚至设立"品质实验室"现场检测成分。更触动我的是他们对透明的极致追求,顾客扫码就能查看商品"身份证",连过期食品销毁过程都全程直播。这种将消费者知情权置于利润之上的态度,在添加剂词典APP冲上热搜、大妈带放大镜逛超市的今天,恰恰击中了公众最深的焦虑。

作为有机生活践行者,我比常人更执着于"病从口入"的警惕。胖东来烘焙区禁用脱氢乙酸钠、氢化植物油等47种添加剂,这份坚守让我想起自家小狗对劣质狗粮的抗拒——生物的本能嗅觉早已揭穿工业食品的伪装。当多数超市还在用"买一送一"掩盖临期缺陷时,我已学会坐火车到茂县乡间寻找儿时味道,在武侯横街的藏族商铺挑选红原牦牛肉。但这种返璞归真的采购方式,何尝不是对现代商业文明的无奈妥协?

最近品饮的胖东来自营茶品,用3000元/斤的定价诠释了"贵有贵的道理"。简朴包装里藏着八泡仍存茶韵的惊喜,这种去除营销泡沫、回归品质本质的商品,恰是超市破局的关键。正如胖东来通过动态淘汰10%滞销品、将员工人效提升至行业3倍,证明商业进化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当便利店用速食收割焦虑,生鲜电商以补贴制造虚假繁荣时,真正稀缺的是胖东来式"笨功夫":用9886元月薪留住理货员匠心,用53页调查报告直面一条内裤的质检争议。

站在2025年的消费十字路口,我们期待的不仅是胖东来的地域扩张,更是一场从河南许昌辐射全国的品质革命。当超市货架不再需要消费者自带检测仪,当"农残超标暂停销售"的提示牌成为行业标配,或许我们才能真正告别"用健康换便利"的荒诞时代。

来源:慢客阿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