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的育人理念,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于3月31日至4月6日开展“清明寄追思 童心承薪火”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云端互动、分层实践三大维度,构建“缅怀·传承·践行”一体化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厚植家国
为深入贯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的育人理念,淄川区杨寨中心小学于3月31日至4月6日开展“清明寄追思 童心承薪火”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清明节为契机,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云端互动、分层实践三大维度,构建“缅怀·传承·践行”一体化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感悟生命价值、赓续文化根脉,实现了思想引领与文化浸润的有机融合。
沉浸式仪式教育,厚植红色信仰
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以庄严肃穆的仪式为载体,在“杨寨惨案纪念地”打造红色教育实景课堂。通过升国旗、出队旗、唱队歌等仪式环节强化身份认同;依托校长思政课、党史国史宣讲等内容,将革命英烈精神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形成了“仪式感—参与感—延续感”的教育闭环。
云端智慧祭奠,续家国情怀
“云端共忆”网络公祭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借助国家公祭网平台实现传统缅怀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师生通过点烛、献花、撞钟等线上仪式寄托哀思,在“追忆长廊”书写寄语卡,构建虚实结合的情感表达空间。活动注重过程留痕与成果转化,通过全程影像记录、电子纪念册制作及校园展示,使红色记忆成为可触、可视、可传播的精神财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与传播力。
分层实践育人,深植文化基因
低年级民俗体验,通过“巧手做花蛋”“童声诵清明”等趣味活动,以手工创作、诗词吟诵为载体,激活传统文化感知力;中年级生命教育,依托“英雄故事会”“手绘生命树”等实践,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义,在红色基因传承与自然规律探索中培育敬畏之心;高年级精神对话,以“家书寄情思”主题征文为载体,搭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平台,优秀作品通过校刊、广播站多维展示,深化使命担当意识。活动突出“做中学”理念,融合手脑协同创作、跨学科探究、家校共育等策略,形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立体化成果体系,充分展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成效。
本次活动以清明节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劳动实践、生命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文化传承+价值引领+实践养成”的特色课程范式。通过多维度成果展示与常态化教育延伸,如电子纪念册、校刊专栏、班级绿植养护等,形成长效教育载体,为培育有历史厚度、文化温度、精神高度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坚实基础。(国文杰)
来源:淄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