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韵荡漾,师恩芬芳。在鸡冠区人民法院,有5名特别的“教师”,他们以法为教、以爱育心,定期深入电工小学、鸡西小学、培新小学、东风小学、西郊小学,通过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普法课堂等多种形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以司法力量守护青春花开,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
教师节
感念师恩
秋韵荡漾,师恩芬芳。在鸡冠区人民法院,有5名特别的“教师”,他们以法为教、以爱育心,定期深入电工小学、鸡西小学、培新小学、东风小学、西郊小学,通过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普法课堂等多种形式,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以司法力量守护青春花开,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护航者”。
李德春(电工小学)
“法治教育不是冰冷的条文灌输,而是温暖的规则启蒙。”作为电工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我始终坚信,法律是保护孩子最坚实的铠甲。每年开学季,我都会带着典型案例走进校园,用“故事化”的普法方式讲述校园安全、网络防骗、自我保护等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法院公众开放日,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审判庄严、触摸法徽温度,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敬畏,正是法治信仰的萌芽。我愿以法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守护他们清澈的世界,让规则意识成为伴随终身的护身符。
裴昭华(鸡西小学)
“普法不是单向传授,而是双向奔赴的成长。”在鸡西小学的课堂上,我常以互动问答、情景演绎的方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孩子们从最初对“法庭”的陌生到如今能清晰说出“正当防卫”“隐私权”等概念,这种转变让我深感欣慰。我曾带领学生开展模拟法庭,一名扮演“审判长”的孩子结束后认真地说:“我明白了法律是公平的秤。”那一刻,我看到了法治教育的力量——它不仅教会孩子规避风险,更塑造他们对正义的信仰。
赵雨雷(培新小学)
“法治副校长是桥梁,连接法庭与课堂、规则与童心。”在培新小学,我注重以“体验式普法”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模拟校园欺凌案件的庭审,让孩子们角色扮演原告、被告、法警,在沉浸中理解欺凌的危害与法律的裁决。许多孩子课后告诉我:“原来语言伤害也是违法的!”这种认知的觉醒,正是普法工作的意义所在。我始终相信,今日播下的法治种子,未来必将长成参天大树,守护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王星元(东风小学)
“法律是铠甲,亦是灯塔。”面对东风小学的孩子们,我聚焦于他们的实际需求:如何应对欺凌?如何识别网络陷阱?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我常以真实案例改编的漫画课件、普法短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法律知识“活”起来。我知道,法治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赋予孩子勇气和力量,法官的职责在法庭,但法治副校长的使命在心灵。
宋扬(西郊小学)
“用法律守护纯真,用规则铺垫未来。”在西郊小学,我尤其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法律意识培养。通过“一对一”法律知识讲解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理解权益与责任。我曾带领学生参观法院,一名孩子摸着法袍说:“我长大了也要当法官,帮好人讨公道!”这种理想的萌发,远超一堂课的价值。法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漫长工程,而我愿做其中耐心的耕耘者。
五位法治副校长,五份相同的守护之心。他们以法为教、以责为鞭,在课堂与法庭之间搭建法治教育的桥梁,让公平正义的信念扎根童心。今后,鸡冠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拓展“法治进校园”形式,让更多孩子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向所有以法育心的“特别师者”致敬!
来源: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