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出海:全球化视野下的必然选择与品牌构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6:01 1

摘要:2025年9月9日,正值ARCHINA建筑中国成立二十二周年,第五届“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届评选以“数字赋能,绿色致远,全球引领”为核心主题,首次深入聚焦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正式步入“国内精耕”与“国际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正在积极转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与突破机遇。

2025年9月9日,正值ARCHINA建筑中国成立二十二周年,第五届“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届评选以“数字赋能,绿色致远,全球引领”为核心主题,首次深入聚焦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进程,标志着中国建筑行业正式步入“国内精耕”与“国际拓展”双轨并行的发展新阶段。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不断深化以及中国设计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战略。

01 行业新阶段:双轨并行的发展格局

中国建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转型。随着国内建设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竞争压力持续增大,发展空间受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战略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ARCHINA建筑中国作为行业最具传媒价值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二十二年来始终秉承“连接全球建筑智慧,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成功打造的“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已累计覆盖超6000家建筑企业,形成了“数据量化+行业认可”的双重权威评价体系。

2025年度的评选活动特别设立了三大专项评选方向:ESG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科技创新与国际化发展,全面呼应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数字与科技融合、ESG与可持续实践、出海与国际化拓展。

02 出海动因:内在发展与外部机遇的双重驱动

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走出去”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著名建筑师崔彤指出:“过去我们更多地是从中国视角审视中国设计,而现在我们需要学会用国际视角来重新定义中国设计。”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国设计理念与文化智慧应当走向世界,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思想动力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建筑行业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尝试领跑的转变过程,出海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来看,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企业做优做强的内在要求。正如中建工程设计在2025年海外业务推进交流会上所强调的,需要“打好中国和中建两张牌”,充分认识到中国制造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善用集团资源优势和多年积累的海外业务经验。

03 文化融合:成功出海的核心关键

在突破国际文化壁垒方面,中国文化中心项目提供了成功范例。崔彤分享了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设计经验,该项目完美融合了中泰两国文化元素,被两国领导人盛赞为“如汉唐建筑一般,屋檐深远、斗栱硕大、气势雄浑”。

泰方则表示,这座建筑从侧面看宛如泰国大皇宫金色层叠的屋檐。这种对不同文化解读的包容性,正是设计文本的精妙之处——通过外交文化视角,在大国外交层面实现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欧洲文化大国法国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项目选址位于巴黎核心区域,毗邻塞纳河,靠近著名的荣军院教堂。设计团队采用视觉语言和音乐语言这两种中法两国都能理解的艺术形式,成功打造了一座既符合法国人审美,又超越其传统印象的中国建筑。

04 标准输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在推动中国设计“走出去”的过程中,推进“中国标准”的全球化应用至关重要。华建集团副总裁周静瑜指出,在房建领域,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目前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比仅约2%。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外文版存在更新迟缓、“标龄”过长等问题,导致许多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时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

周静瑜带领团队拓展了全球70余个国家的市场,承担了2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36个援外项目,通过将中国标准与当地需求相结合,有效推动了中国建设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05 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保障

国际化人才是海外业务成功的关键支撑。目前,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供应量仅能满足不到1%的市场需求。

一个合格的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精技术、通商务、懂外语、善沟通、会管理”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和吸引更多这样的人才,才能为中国设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建设计研究院在2025年海外工作推进会上强调,需要加强部门协同,完善体系建设,持续夯实海外人才保障,积极推进海外品牌传播,全面提升海外合规管理水平。

06 品牌战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设计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周静瑜认为,必须将品牌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以全局思维规划品牌发展,以整合方式传播品牌价值,实现全员参与品牌建设,并由专业人才进行品牌管理。

2025年度“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采用WMAA品牌力综合评价体系,从新媒体影响力、行业媒体报道热度、行业活动活跃度及全球专业奖项获得四个维度进行权威测评。这一评估体系引导行业聚焦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精耕品牌竞争力、创造品牌价值,培育具有战略意义和未来视野的优秀企业与品牌。

07 出海策略:系统化推进国际化进程

中建设计研究院在海外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了系统化的出海策略:一是激发内生动能,明确海外发展目标,立足自身业务特点,准确定位、树立信心、做好规划、有序出海;二是优化出海布局,深耕细作海外市场,聚焦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和优势领域,加强出海队伍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市场营销精准度;三是聚焦结果导向,形成海外发展合力,加强协同联动和聚力攻坚,强化优质履约和发展合力凝聚;四是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扎实推进合规经营,切实加强员工安全管理。

曹向明在海外业务推进交流会上建议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打好中国和中建两张牌,充分运用中建集团资源优势和总院多年积累的海外业务经验,找准优质国别市场,把握关键战略机遇期。

08 未来展望:中国设计引领全球的新时代

中国建筑设计出海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自身的优越性,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计与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的大国操作模式,不仅展现了中国建造的强大实力,更体现了建筑行业从设计到落地的完整产业链优势。

随着2025年度“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的深入推进,中国建筑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获得更多价值标杆和发展指引,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建筑的高质量发展范式。

评选结果将于2025年12月面向全球发布,通过ARCHINA建筑中国全媒体矩阵,联合国内外顶尖行业媒体、财经媒体、大众门户、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进行全球同步推广,覆盖亿万级精准用户和行业专业人士。

ARCHINA建筑中国主办的2025年度“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评选已经正式启动,首次专门设立“国际化发展”专项类别,旨在寻找并表彰那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中国设计品牌。

申报通道开放至10月15日,这为中国设计力量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展示窗口。

来源:建筑通讯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