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到换季,尤其是从秋转冬的这几周,是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出事的时间段。血压像早上的气温,说变就变,稍不注意,就可能从“平稳期”滑向“风险期”。
一到换季,尤其是从秋转冬的这几周,是高血压患者最容易出事的时间段。血压像早上的气温,说变就变,稍不注意,就可能从“平稳期”滑向“风险期”。
门诊上,最近一个月来量血压的人明显多了。老王一进门就说:“医生,我这几天早上总觉得头发涨,眼前一黑一黑的,是不是血压又上来了?”一量,果然,180/95mmHg。
问他早上吃了啥?“就吃了点咸菜、咸鸭蛋、老干妈拌饭。”我听完只摇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这顿饭吃错了,比晚上熬夜还狠。
为什么?因为人体在早晨6点到10点之间,交感神经最活跃,血管收缩加强,血压本就容易飙升。如果这时候再吃错东西,无异于火上浇油。
那什么该吃、什么不能吃?一句话:早上宁可吃白馒头、喝点温水,也千万别碰这5样“升压利器”。
第一种不能碰的,是咸菜类食品
很多人早上图省事,一碗粥配点咸菜,开胃又下饭。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一口咸菜下肚,等于给血压加了码。
咸菜里的钠含量极高,一小碟就可能含有超过1000毫克的钠,相当于2.5克食盐。研究显示,高钠饮食会显著增加血容量,引发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而很多人光一顿早餐就吃掉一半。
钠离子说得直白点,就像是水管里的“堵塞因子”,钠多了,水(血液)就多,压力自然就大。对血管老化的中老年人来说,这压力就是隐患。
早餐建议:白馒头+熟鸡蛋+一杯温牛奶,简单、干净、不添堵。
第二种别碰的,是含糖量高的甜饮料
“我爸血压高,但每天早上非要来一杯红枣枸杞奶,觉得补气养血。”——不怪你爸,那是广告教的。
问题在于,这类饮品糖分极高,高血糖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诱发血压波动。某医院心内科研究指出,常饮甜饮料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上升约25%。
高糖饮食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在体内不是只管血糖,它还会促进肾脏保钠,间接升高血压。
早上那杯甜饮料,不“补气”,只“补压”。早餐建议:白开水或淡茶水最好,别让糖包裹了你的血管。
第三种要避开的,是腌制蛋类
咸鸭蛋、皮蛋、酱鸡蛋,看着有食欲,但对高血压人群来说,是“隐形炸弹”。这些蛋类在腌制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盐、酱油等调料,一颗咸鸭蛋的钠含量高达800毫克以上。而且腌制类食品常含亚硝酸盐,对血管也是慢性刺激。
不少人觉得早上吃蛋补蛋白,是对的。但蛋白质≠腌制蛋。临床观察发现,高钠蛋类摄入与血压突然波动密切相关,尤其在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时段,容易诱发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餐建议:水煮鸡蛋才是安全的优选,最多一个,蛋黄别多吃。
第四种别动念头的,是油炸面食
油条、炸糕、煎饼果子,是很多人早起的慰藉,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些食物是“慢性炸弹”。油炸食品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会加速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变硬、变窄、弹性差”,就像老化的水管,一旦水压高了就容易爆。研究表明,油炸食品摄入频率与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风险成正相关,每周吃2次以上的人,脑卒中风险提升约30%。
早餐建议:馒头、玉米饼、红薯,别炸,蒸着吃才安心。
第五种最容易忽略的,是含咖啡因饮品
很多人早上不喝点咖啡、浓茶,浑身发懵。但对血压不稳的人来说,这一口,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会刺激中枢神经,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升高血压。尤其在清晨血压本就自然升高的时间段,这种刺激更危险。
某高校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清晨饮用咖啡后,血压平均升高7-10mmHg,持续时间可达3小时以上。而很多人喝完一杯再来一杯,压力就这样一点点堆上来。咖啡因对不同人敏感度不同,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没有“容忍阈”,有风险,就是不值得。
早餐建议:如果真的想提神,那就洗个脸,喝杯温水,多晒晒太阳。比喝咖啡安全多了。高血压的“清晨风险窗口”是真存在的。
研究显示,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出血、心肌梗死,超过60%发生在早上6点到午前10点。这个时段,血压升得最快,血管最紧张,心脏负担最大。
你可能感觉不到身体的悄悄变化,但你的血管早已在“硬撑”。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就晚了。别小看早餐。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早饭不是吃得香,而是吃得稳。
不是怕你吃得多,是怕你吃错东西,错在了关键时刻。医生不是要你什么都不吃,而是希望你吃对时间、吃对内容。
你可以吃热馒头、蒸南瓜、玉米粥;可以配一个熟鸡蛋、一小块豆腐干。重点是:低盐、低脂、低糖、少刺激,稳住早晨血压的“第一餐”。
你要记得,高血压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它可以在一天早上出事。别拿一顿早餐,赌一个血管的未来。宁可简单点、寡淡点,也别让血压“炸雷”。
天气冷了,血管收缩本就严重,血压更容易飙。多穿点衣服、起床别太猛、早饭吃得慢、吃得稳,这些小动作,是你对身体最温柔的保护。
有些人总说,“我吃了一辈子都没事。”但你得知道,血管的账,不是按顿算,是按年算。心脑血管最怕的,从来不是大病,而是你每天都在做的小错。早上这一口,值不值得,真该问问自己。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强.高钠饮食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6):455-458.
[2]刘慧.高糖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9):862-865.
[3]王丽.咖啡因摄入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2,27(3):312-31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