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多变,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是流感、水痘等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需重点防护。
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
一份实用的防病指南奉上
助你安心度过清明假期
一、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牢记“三件套”
春季冷暖空气交替,天气多变,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是流感、水痘等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需重点防护。
人群密集处戴口罩: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扫墓、踏青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勤洗手+常通风:按照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至少洗20秒;室内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流感、水痘、风疹、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均有相应疫苗接种。
二、肠道传染病
注意食品卫生,把好“入口关”
清明前后正值高温和雨季,有利于病原菌繁殖,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容易诱发肠道传染病,需严防“病从口入”。
讲究食品卫生: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喝开水,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时要洗干净,菜要烧熟煮透,不吃腐败变质和过期的食物,食品的加工、处理和存放要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三、虫媒传染病
防蜱虫,远离“隐形威胁”
清明踏青时气温回升,蜱虫活动渐趋活跃,被蜱虫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
物理防护:穿浅色、光滑、收口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避免穿凉鞋、拖鞋;避免在草丛、灌木丛长时间坐卧。
驱避剂辅助: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等,请遵循产品说明使用)防蜱虫攀上身。
及时检查:活动后要及时检查全身,特别是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裸下方等部位,避免蜱虫停留在身上和衣服上,也要防止通过宠物把蜱虫带回家。若发现蜱虫附着,要尽快清除,切勿直接用手强行拔出,要用酒精涂抹后的镊子垂直夹取并消毒伤口,必要时可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心脑血管疾病
情绪稳、作息佳, 避免“急症突袭”
清明祭拜祖先时,很多人会睹物思人,易引发情绪波动,加之昼夜温差大,血管收缩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
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祭扫时避免过度悲伤或激动,可通过家庭集体活动分散注意力。
保暖防温差:清晨、傍晚外出时增加马甲或围巾,减少热量流失,防止体温过低,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科学防病口诀
扫墓踏青防虫咬,冷食野味要热透;
口罩洗手不松懈,情绪平稳少疾扰。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