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4月2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科学家带小博士进校园”导师见面会在成都二中隆重举行。活动特邀四川省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刘东;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根
——2025年“科学家带小博士进校园”导师见面会在成都二中(成都市科技中学校)举行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4月2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科学家带小博士进校园”导师见面会在成都二中隆重举行。活动特邀四川省教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刘东;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根秋;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夏虹;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旭;成都市教育局科技处处长缪凯;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课程课堂改革专委会副理事长张成刚,四川省宇航研究会执行秘书长、神舟青少年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巫琪琪。来自四川大学的梁斌教授、王天利教授、周加贝教授、李中瀚教授、张阳教授、蔡浩洋教授、郭庆功教授、张志荣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的西财投资系的专家;电子科技大学的陈万军教授、郭承军教授、张博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的乔永辉教授,西南交大的王峰教授。科学家走进校园,与同学们展开面对面交流,共同探索科学奥秘,畅想未来科技蓝图。成都二中行政班子,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四川省教育协会理事会会长刘东老师在致辞中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科学家导师为榜样——敢于追问“为什么”,乐于探寻“怎么办”。省教育学会也将全力支持二中科技中学建设,通过联动高校资源、优化政策支持、搭建竞赛平台,让更多创新幼苗在这里破土成长。
成都市第二中学、成都市科技中学党委书记史玉川老师希望同学们相信未来,了解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无畏艰难探索的事物;也要了解社会热点、痛点和前沿科技的发展。特别感谢各位教授学者抽出宝贵时间担任导师,引导并支持同学们去思考,去动手,去发现。科学家们牵起小博士们的手,实验室与课堂联通——这是科学精神的薪火相传。同学们将跟随导师触摸前沿科研,把书本公式变成手中实验——这种“大手牵小手”的传承,正是培育科学思维最好的土壤。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王天利教授的发言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点燃了同学们心中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此次见面会不仅为学子提供了与顶尖科学家对话的珍贵机会,更在校园内掀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这颗今日播下的科学种子,或将在不远的未来成长为参天大树。
据悉,成都二中加挂“成都市科技中学校”校牌,是成都教育作为对国家战略和人才发展需求的回应。学校倡导的“普适性”科学教育,是要以科技创新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将科学教育作为一种培养范式,实现由学校特色定位向育人方式的系统转变,育人基础逻辑从内容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建设中国式的因材施教培养体系,以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促进学校成为挖掘和促进各类一流人才涌现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机构。
为此,成都二中决定聘请一批在各领域具有杰出建树,对基础教育充满热忱的专家教授担任培养导师,加入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同时,从在校生中选拔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表现出色且具备强烈求知欲的学生,让学生在专家教授的引领下深入科研实践,体验科学探索的魅力,通过参与学术研讨、科研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出具备扎实学科基础,广阔国际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科技领军人物,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
来源:百姓生活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