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微生态疗法:破解便秘的新策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4:30 1

摘要: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等。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4%-6%,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便秘不仅会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还可能引发痔疮、肛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等。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4%-6%,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便秘不仅会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还可能引发痔疮、肛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33岁的李女士(化名)是一位饱受便秘困扰的患者。李女士曾因节食减肥,每日不摄入碳水化合物,仅以肉类、蔬菜为主,虽然2个月体重便减轻了10kg,但是却出现了腹胀伴便秘,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反复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借助开塞露才能排便。为了摆脱便秘的困扰,李女士辗转于外院多个科室,先后尝试了水疗、药物治疗、中药调理等多种方法,甚至因不全性肠梗阻住院治疗,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李女士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营养科陶琳主任详细询问了她的疾病史和生活习惯,并进行了全面的营养评估。考虑到李女士长期便秘,肠道微生态可能已经失衡,主任决定采用营养微生态疗法,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每日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纾正益生菌,并辅以谷氨酰胺保护肠道黏膜。

令人欣喜的是,治疗两周后,李女士的便秘症状便得到了明显改善。她开心地向医生反馈,腹胀消失了,大便也恢复了正常,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许多。

李女士的成功案例,为便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与便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与肠神经系统可通过“脑-肠-菌”轴双向系统互相影响。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物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当肠道菌群失衡时,这种刺激作用减弱,就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益生菌代谢的有机酸可以降低肠腔PH值,增强结肠动力,促进结肠分泌,加快肠道蠕动,使得排便频率增加,粪便性状改善。

营养微生态疗法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从而有效缓解便秘症状。格氏乳杆菌TTYS-839、乳酸乳球菌乳亚种AD-839、罗伊氏杆菌GYLB-131、低聚果糖(益生元的一种)等,可以定植于肠道,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同时,谷氨酰胺作为肠道黏膜细胞的重要能量物质,可以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进一步改善便秘症状。

目前,一些便秘的常用治疗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长期应用蒽醌类刺激性泻药(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可导致结肠黑变病;容积性泻药易导致胃肠胀气等不适症状;老年患者使用盐类泻剂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微生态制剂的不良反应较少,又含有多方面的生理性获益,因此可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李女士的成功案例也印证了营养微生态疗法在治疗顽固性便秘方面的显著疗效。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营养微生态疗法将在便秘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每周二上午特开设胃肠营养专家门诊(门诊一楼收费窗口西侧),帮助患者解决便秘、腹泻等胃肠疾病困扰,改善胃肠健康,拥有好“胃”来。

供稿人:戴梦琪

来源: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