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心耀是湖北美术领域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曾经担任江汉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湖北省美术与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汤湖美术馆馆长,@武汉2025轮值主席。
4月2日下午,“再中国风——王心耀艺术展”开幕式在湖北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当代著名艺术家王心耀的多幅“中国风”系列作品。
王心耀是湖北美术领域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曾经担任江汉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湖北省美术与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汤湖美术馆馆长,@武汉2025轮值主席。
10年前,王心耀曾以“中国风”为主题在武汉美术馆办过个展,其浓烈的个人风格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0年后,当“再中国风”在湖北美术馆展出,依然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仿佛在湖北的美术圈刮起了一阵艺术的“旋风”,又劲又飒!
之所以叫“中国风”,是因为其作品厚重的“中国味道”,虽是油画作品、用的是丙烯颜料,但画面中或黑白灰、或黑红的色彩氤氲却饱含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伫立在画作前,值得细细品味并让人浮想联篇。
艺术家本人对“中国风”进行了解读。王心耀认为中国油画的语言从来不是舶来品的复刻,而是需要扎根于东方土壤的基因重组。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尝试以油彩为媒,让传统的写意精神与当代艺术的表现性碰撞共生——画面中流动的笔触与张力既是对东方的诗意回望,亦是对现代性视觉逻辑的重构。色彩是情绪,更是宣言,黑与白、红与黑的博弈贯穿整个系列,朱砂的炽烈从墨色深渊中挣脱,既象征楚文化中“凤舞九天”的生命力,亦隐喻当代人面对传统时的矛盾与觉醒。而画面中刻意保留的“留白”,不再是虚无的退让,而是以现代思维方式为刃,切割出属于当代的呼吸空间。
本次展览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认为,“再中国风”虽与“中国风”有着遥远的相似性,但在“重回传统,重建中国艺术风格,建构中国气派的框架中,的确让中国风的艺术表达方式唤发出新的生命力”,他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进行了论述:“王心耀以中国式内容和西方的技法,在亦中亦西,呈现出中国社会在近现代转型中持续不间断所呈现出的独特性价值。”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表示,在世界当代艺术体系中,中国艺术所占的比例或者说中国艺术的影响力非常小,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对人类现代文明有所贡献。我们可以在西方体系外建立一种具有民族属性、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的中国当代艺术话语体系,王心耀的“中国风”系列历经多年的探索,他的创作应该就是一个范例。
著名艺术批评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皮道坚认为,所谓“中国风”实际上就是东方哲学和东方审美,王心耀通过“中国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史进程的自然而然的逻辑结果。
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二级教授郭润文表示,王心耀的作品应该是内心的自然迸发,并没有刻意,说明他内心就有中国文化情节,然后通过油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他的长处所在,也是他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另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中国风”,在全世界范围,就他一个人在这样做。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唐小禾表示,在近现代1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很多艺术家都尝试通过丙烯这种绘画材料产生中国的气派和中国的风格,这是多少代人一直在探索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王心耀采取相对抽象的手法,用自然流的这种绘画方法来表现他心目当中的中国风、中国气派,他做的还是很有成绩的。另外楚艺术的基调就是红和黑,这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的特点,他采用红黑基调来做这些作品,效果非常震撼。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周峰表示,王心耀身上有着武汉大江大河孕育出来的创新精神和气度格局,他是一位在艺术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在担任院长、馆长期间,扶持带动了很多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乃蔚表示,王心耀是湖北省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中国风”系列作品,大家都很熟悉,有着强烈的个人艺术氛围,能带给观众直观的冲击。他的艺术探索和追求过程,非常有价值。
著名艺术家、武汉美术馆原馆长樊枫表示,一位艺术家有他个人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王心耀一直在坚守自己的艺术主张、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这次展览也是他坚持探索的呈现。他将西方的绘画材料当作一种媒介,来表达中国的文化气象,两者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这样一种尝试,是一种中国人视角的当代艺术。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开强表示,王心耀在艺术创作领域,都是在传承和创新上进行摸索,这30多年来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成绩。这一次展览的“再中国风”跟上一次的“中国风”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展览内容更加内涵化,在倡导民族艺术的内涵里面,他做了更多的探索,以前更多是在肌理上面做一些变化,做一些形式上的追求。色彩上也由原来简单的黑白变成了现在的多样化,特别是浓重的中国红,这体现了艺术家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展览展期持续至4月20日,观众可前往湖北美术馆预约参观。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画家简介
王心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湖北省美术与设计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江汉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市人民政府文史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任《幸福》杂志主编,江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设计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武汉市人民政府文史馆书画院院长,汤湖美术馆馆长,@武汉2024轮值主席。
艺术作品《高原的祈祷》曾获“中国当代青年美展”金奖(中国国家博物馆),《老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风》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山水》入选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风·红》特邀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山河意象》被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场馆收藏。
受邀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多次举办个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机构及私人收藏。艺术成就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当代美术史文献集》。作品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等核心期刊及报刊上。出版多部作品集。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