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农民工高仿名画,卖往国外赚得千万,有一位被称“中国梵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4-06-25 18:23 2

摘要:2016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一部很不起眼的纪录片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中国梵高”他当之无愧!

他是一位初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却仅仅花费20年时间,完成了从画工到艺术家的华丽转变;

二十多年间,他亲手高仿了超10万幅梵高画作,这是什么概念?

基本上就是一天仿了十几幅画,简直不要太夸张!

需要注意的是,后来,他的仿作不仅顺利转卖到国外,而且还使得他赚得盆满钵满。

他正是赵小勇,这位农村小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信息来源,请知悉。

2016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一部很不起眼的纪录片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这部电影名叫《中国梵高》,影片详细讲述了深圳一个特殊的村庄和一群特殊的人。

这个特殊的村庄正是“大芬油画村”,兴许有很多朋友不了解这个小村落,曾经他们的占地面积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仅仅只有0.4平方公里,0.4平方公里也就相当于农村人种的600亩地罢了。

但现在不同了,那里是国际知名的油画出口基地,人们称它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没错,相关数据统计,大芬村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达百万张,年出口创汇更是达到3千多万元。

而这个小小村落能得到如此佳绩,还要归功于一些特殊的画工。

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是自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到大芬创业之后,才聚集在这里8千名从农村“远道而来”的画工。

大家别看,这8千名画工都是农村来的,可他们的实力却是不容小觑,真正诠释了什么叫“高手在民间”!

香港画商黄江

这些画工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曾手工高仿了几十万张世界名画,这样算下来,基本上他们是不到半小时便能制造一幅。

而这不是让人最惊讶的,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高仿品却是能卖出“天价”!

这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有着“中国梵高”之称的赵小勇。

作为大芬村的招牌人物,他20多年来,靠着临摹梵高的佳作为生,曾经赵小勇仅仅花费不到半小时便将梵高的《向日葵》临摹出来,由此有了“中国梵高”之称。

他的作品更是从最开始的几百元,到后来卖出了上万元高价,如此算,他至少有着千万身家。

或许大家看到这里,觉得赵小勇绝对是科班出身,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但事实上,开始的他只不过是一位初中毕业,没上过高中的农村小伙罢了,而且起初的他一年内没卖出一幅画。

那么,一位农村小伙究竟是如何和梵高作品结下不解之缘的?从画工到艺术家,他又经历了什么?他到底是如何“逆风翻盘”的?

赵小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南汉子,从小家庭情况并不宽裕,但一家几口过的还算幸福。

他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天生就喜欢画画,赵小勇对画画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聊到赵小勇与画画结下不解之缘,还要提起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二哥,正是因为从小喜欢画画的二哥,赵小勇才接触了画画。

那时候,二哥画着画,小小的赵小勇便站在旁边看。

1987年,年仅15岁的赵小勇初中毕业,为了贴补家用,他跑去了深圳打工。

他打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藤篮厂给树脂的人物上色,后来又辗转去了一家陶瓷工艺品厂工作。

尽管每月工资很少,但赵小勇还是很满足,只因那时候普通工人也不过600块工资而已,而他的工资却相当于普通工的双倍工资。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时间,直到一件事的发生,赵小勇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一位湖南老乡告诉赵小勇,他哥哥在大芬村画画。

就这样,他第一次来到了大芬村,对于他那时的感受,赵小勇用着“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

也正是这次经历,使得后来的赵小勇毅然去到大芬村学习油画,这一去,就是好多年。

刚到大芬村那会儿,日子过的很苦,每月房租得200元,尽管他是和老乡合租的,但也得对半儿分,缴纳100元。

房租不便宜也就罢了,就连房子也不算好,两个人挤在一个仅仅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虽然赵小勇出师后,搬了出去,但处境依旧很窘迫。

一年之内,赵小勇一幅画也没卖出去,后来连吃饭也成了问题,无奈之下,赵小勇向老乡借了钱。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农村小伙后来却是有了一番大作为!

赵小勇是何时开始画梵高的作品的?

具体是在1997年,那时候,他废寝忘食,忘我的临摹梵高画作,《向日葵》、《咖啡馆》、《星空》……一张张作品经由他的手临摹出来,不知不觉他画了上百幅。

画作完成,下一步就是卖了,但这件事说起容易做起来难。

要知道,绘画不比其他工作,只有你画的非常好,人家才有可能给你高价,一个初中毕业,而且还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画工,人家怎么可能会愿意买你的画?

果然,刚开始赵小勇背着自己的画去当地画廊推销,但结果并不理想。

后来还是一位香港画商看他确实不容易,所以,收下了两张赵小勇临摹的画作。

不过,那时的他不曾想到,那卖出去的两幅画带给他的是什么。

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收下自己画作的是一个做大生意的香港商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赵小勇“火出了国”!

随着他逐渐出名,越来越多人来找他买画,从而使得他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后来的赵小勇又如何了?

从临摹走向原创

需要注意的是,赵小勇花费20多年临摹梵高佳作,却只是一次真正看到过梵高真迹。

不过,也正是那一次,让赵小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是2014年的一天,赵小勇在《中国梵高》导演的陪同下,去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

在梵高博物馆,他得以亲眼看到了自己临摹无数遍的《星空》、《咖啡馆》、《梵高自画像》,看到那几幅真迹,赵小勇流泪了,忍不住的自言自语:“还是不一样,颜色有不同。”

正是如此,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想要转型走原创之路,虽然他知道这很难,但赵小勇觉得这是他必须做到的事情。

那么,如今的他做到了吗?

2023年8月,有博主亲自赶赴大芬村,使得我们了解了赵小勇的现状。

当博主走进赵小勇的工作室,我们可以看到他工作室里满墙的梵高作品,但这次,似乎又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星空》。

赵小勇就此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家。

其实不仅是赵小勇,他只是大芬村的一个缩影而已。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赵小勇”在大芬村涌现,他们有着自己的原创作品,画工们肆意作画。

或许就连梵高自己也没想到吧,百年后,还能有如此多的“知音”与他有了一种时空的对唱!

对于这个神奇的大芬村,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百度百科——《中国梵高》,赵小勇;

2.《“中国梵高”背后:第一油画村的艰难转型》上观新闻,2023年4月3日发布;

3《深圳IMAGE | 向往的生活,深圳艺术村Citywalk》深圳晚报,2023年8月18日发布;

4.《“中国梵高”回到大芬村:画工成画师,解码大芬油画村升级之路》深圳晚报,2023年6月6日发布;

5.《“中国梵言”、大芬村画师赵小勇:要办全球首场“梵高临摹展》读创(深圳商报)-广州日报,2021年2月26日发布,

6.《“中国梵高”临摹梵高10万幅 画价从130元涨到1.2万》央视网-广州日报,2017年6月7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来源:春日筆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