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省广安中学由张澜先生和张雅南先生、王宣彝先生于1912年创办,是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母校、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党委坚持“堡垒筑在一线、先锋育在课堂”,将支部建在6个年级,党小组建在27个备课组,扎实推进组织体系“三化”建设,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双促,全面激
四川省广安中学由张澜先生和张雅南先生、王宣彝先生于1912年创办,是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母校、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党委坚持“堡垒筑在一线、先锋育在课堂”,将支部建在6个年级,党小组建在27个备课组,扎实推进组织体系“三化”建设,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融双促,全面激活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学校党委持续深耕红色教育资源,恪守“勤诚俭静”校训,探索“四能四会”育人路径,打造“铸五红品牌·育五高英才”品牌,引导全体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挖红色文化,铸品德高尚之人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绚烂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精神力量。学校依托百年校史中丰厚的红色底蕴,构建起“资源挖掘—阵地建设—实践育人”三维培育体系。通过系统编纂红色校史资料,打造德善广场、校史园缅怀广场、校史陈列馆、复原教室等“三场一馆一室”红色教育矩阵,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创新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组织新生通过实地参观、情景体验、主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感悟先辈风骨。以北校门、勤政楼、勤志楼等为载体,在校园环境深度植入红色文化元素,形成“移步见红、触景生情”的沉浸式育人空间,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近年来,学校党委多次获评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先进集体等称号,广安中学高2021级团总支获评广安市“五四红旗团总支”。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识高明之士
红色基因,是无数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承载着敢于担当、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密码。课堂教学中思政教师巧妙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科教学,语文课堂上深入解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历史课堂中讲述红色革命历程,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用好用活广安红色事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维度、多学科融合开展红色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紫金风”电视台、校园文化墙、文化小品、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引领全体师生在校园里掀起红色基因传承热潮。积极开展红色基因主题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深入探究红色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
践行红烛精神,塑四能四会新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红烛精神,代表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这与党员教师的职业特点和道德要求高度契合。广安中学党委以红烛精神为引领,积极培养“四能四会”(能说会写、能学会创、能交会处、能歌会舞)的时代新人。学校除文化课程传承红色基因外,在艺体教育中也注重挖掘红色文化中的艺体元素。在音乐教学中,传唱红色经典歌曲,让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美术课堂上,以红色革命场景为创作主题,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学校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创新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一二•九”红色文化艺术节等系列艺术活动,通过表演红色话剧、展示红色主题绘画作品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艺术才华、提升艺术修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近三年,学校党员教师获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80余人次,学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斩获多个艺体奖项。
历经百年积淀的办学底蕴,以“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为办学理念,秉承“勤、诚、俭、静”校训,持续彰显着深厚的育人价值。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持续推进红色资源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五红·五高”特色党建品牌体系,创新支部融合式建设模式,强化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将红色基因有效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文化浸润心灵,用爱心启迪梦想,助力学生实现从理想构建到实践探索的完整成长路径,引领驱动学校教育品质持续提升。
来源:聚焦校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