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媒体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并在其账号主页和发布的视频中或明示或暗示: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交学费获取“摆摊秘籍”。在直播效果和短视频宣传的影响下,一些人交了学费想靠摆摊发家致富。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
“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两小时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
有媒体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并在其账号主页和发布的视频中或明示或暗示: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交学费获取“摆摊秘籍”。在直播效果和短视频宣传的影响下,一些人交了学费想靠摆摊发家致富。
从报道来看,这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套路,火爆流量多是假象。他们使用雇人排队、场控刷屏等歪招,营造摊位爆火的假象,其目的是收取高额学费。一些博主利用的是一些人对快速致富的渴望和对创业机会的迫切需求,将摆摊包装成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
一些人交了学费,购置设备和原料开始摆摊后,才意识到不仅无法实现所谓的高收入,甚至连成本都难以收回。比如河北衡水的闫柯(化名)夫妇交了2980元学费学习大锅卤菜开始摆摊后,才发现师傅口中的“一个半小时就能卖完”,在自己摊位前演变成“大多数时候一天只卖出去五六十元”的惨淡现实。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博主在面对质疑时,往往以“个人能力不足”或“市场环境变化”等为借口推卸责任,拒绝退费。
事实上,雇人排队、虚构收益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虚假宣传条款;若以“一夜暴富”为噱头,则可能构成欺诈。
治理“摆摊收徒”乱象,须从多方发力。首先,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打击虚假宣传,对“日入过万”“稳赚不赔”等话术重点监管。要将营利性摆摊培训纳入职业培训监管范围,要求备案或资质审核。
其次,短视频平台须升级算法推荐逻辑,对“摆摊收徒”类内容加强审核,实施流量降级,并标注“广告”提示风险。同时,加强对用户投诉的处理力度,及时下架涉嫌虚假宣传的视频,并对违规账号进行封禁。
此外,公众的辨别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千万别被忽悠了。博主口中的“摆摊秘籍”,与过去江湖郎中在街头叫卖的“祖传秘方”何异?面对诱惑,应保持理性,认识到真正的财富创造需要扎实的技能和市场洞察力,而非简单的“交学费”就能实现。
来源: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