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初中学生,凭什么获得中央政法委表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12:00 1

摘要:近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根据网络关注度和各地各单位推荐意见进行综合评审,共有56位见义勇为勇士光荣上榜。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3月31日消息,近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根据网络关注度和各地各单位推荐意见进行综合评审,共有56位见义勇为勇士光荣上榜。

小编注意到,有四名中学生榜上有名。他们是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学生马文轩、王武斌、马斌、高一帆。

他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左起:王武斌、马东拉、马斌、高一帆 / 图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19日下午1时许,一辆载有18名乘客的公交车在龙王庙处结冰的陡坡路段行驶时,司机王师傅突发心脏疾病,昏厥过去。

眼看失控的公交车冲向逆向车道,危急之中,四名中学生挺身而出,使劲浑身解数,将出现故障的公交车停了下来。随后,他们立刻对司机师傅进行了急救措施,并拨打呼救电话,有序组织乘客撤离。

据当地媒体报道,四位少年回忆,大家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第一反应是“害怕”,每个人都心跳加速、双腿发抖,但还是“救人要紧”。

2025年1月,马文轩、王武斌、马斌、高一帆抢险救人被确认见义勇为行为。

《青年文摘》2025年第7期有一篇文章《失控的公交车与4个少年》,就详细讲述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失控的公交车与4个少年

作者:杜佳冰

几个中学生挽救了一辆失控的公交车——这消息从电话里传来时,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政教处主任杨延国一时间很难相信。

电话那头说,有几个学生在司机晕厥后,把公交车稳稳地停了下来,保住了车上18个人的性命。

下午一到校,他就通过学校广播找人:“昨天中午坐过14路公交车的学生,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八年级19班的马东拉、七年级20班的马斌、七年级12班的高一帆和九年级11班的王武斌,从班里走了出来。

护士马小艳还记得这几个学生。

2024年12月19日下午,她和马东拉、马斌一起坐上了那辆绿色的14路公交车。她找到一个靠近后门的位置坐下,两个中学生坐在和司机相对的两个位置上,不停地在说话。

后排的几个小学生嚷嚷着给前面的同学起外号,又是笑,又是大叫。马小艳听得烦躁。更早些时候上车的王武斌坐在最后一排,本来在跟同学讨论学习,也不得不注意车里的叫喊声。

公交车走了3站后,高一帆上车了。他坐在司机身后的单座上。他看到了对面的马斌和马东拉,他们经常在公交上相遇。

车子再次启动,司机向左打了一把方向盘,走了不远,突然张大了嘴巴。马斌正对着他,以为他瞌睡了,在打哈欠。但紧接着,那个胖胖的司机睁大眼睛,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他很痛苦的样子,头就往后仰去,双手离开了方向盘。”马东拉冲上去拍打司机,没有反应。马斌、高一帆也凑了过去。

“司机大叔睡着了!”有小学生在喊。

“开车的人怎么会睡着?”马小艳发现车还在走,又看到几个中学生扑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打扰人家开车”。她感到不解。

顺着车厢里的叫喊声,坐在最后排的王武斌抬起头,从司机头顶上方的反光镜里看到了他痛苦的表情。他起身向前冲。

这时候车子正往左边的对向车道驶去。驾驶室有扇半封闭的门,马东拉站在拦腰高的门外,发现司机的脚还踩在油门上,车子正在慢慢提速。

这辆载着18名乘客的公交车彻底失控了。

车厢里充斥着尖叫声。有大人慌乱地站起来拿手机,打求救电话。4个连考驾照的资格都没有的中学生围在驾驶室前,对着一堆陌生的按钮和摇杆想办法。

马东拉想,得先把司机的脚从油门上挪开。他玩过一款叫作“驾驶模拟器”的游戏,大概分得清油门和刹车,爸爸开车时也跟他讲过。他将上半身探进驾驶室,抱起司机的腿。

“他的身体很僵硬,我使出了很大的力气。”身高不足1米6的马东拉说。

与此同时,马斌和高一帆抓着方向盘,猛往右打了一圈方向。车头调转,朝着右侧路边驶去,他们没想到转的幅度这么大,又赶紧往左打。车子就这样歪歪扭扭地往前走。

马东拉钻在驾驶室里,解决了油门的问题,又往里探,按住了刹车。他的腰卡在驾驶室的门上,双腿腾空。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打开双闪!”马东拉起身找双闪的按钮,车子又开始移动,呼叫四起,他急忙又按了一次刹车。但这一次刹得太猛。“我们差点都翻了。”马小艳以为车子撞到了什么。

马斌觉得,得把驾驶室的门打开,让马东拉“踩刹车轻松一点”。他以前坐车观察过,司机在右侧拧一下什么,门就打开了。他尝试照做,马东拉彻底钻了进去。

《青年文摘》插图 / 范李丽 绘

车厢里仍然混乱。有个女人打了120,马小艳打了110。王武斌还在试图唤醒司机,但司机似乎完全失去了意识,身体逐渐滑下来,压住了马东拉。

几个学生把摇摇晃晃的公交车扭到路边,勉强停了下来。

根据以往坐车的观察,高一帆找到了开门的按钮,乘客们陆续下了车。马东拉仍死死地按着刹车。一个戴白帽子的男人下车前告诉他:“把手刹拉一下。”他才又去找到了手刹。

车子彻底停稳了。

4个学生想合力把司机抬出来,但根本抬不动。有个在附近的公交站等车的学生上了车,5个人一起勉强把司机从驾驶室拉出来,拖到了车厢中间。

马东拉决定对他做心肺复苏。22天前,临夏市第三中学刚刚邀请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校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的技能讲座,教了学生们心肺复苏的方法。马东拉在一年前也听过一次培训。他学得很仔细,想着如果在外面遇到这种事情,他要第一个冲上去做。过了一天,他发现“根本没有出事的人”,自然把这事忘了。

现在,司机大叔躺在地上,脸色发白,仍睁着眼睛,张着嘴巴。马东拉找准胸口的位置,按压了4次。随后马小艳上车了。她把手放在司机脖子上,没有感受到颈动脉的搏动,“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赶紧按了。”按压二十几次后,马小艳听到了救护车的警鸣声。

公交车司机被抬上救护车后,她打车去上班。几个学生上了另一趟14路公交车去学校。在那辆车上,他们才开始感到害怕。

一周后,公交公司正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4个学生的名字。

公交公司送来的锦旗

(本文刊于《青年文摘》2025年第7期。摘自2025年1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来源:青年文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