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同比增长18.07%,较2019年(7892家)增长了2.8倍。今年力争超过35000家。“51020”产业集群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占比80%以上。
去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同比增长18.07%,较2019年(7892家)增长了2.8倍。今年力争超过35000家。“51020”产业集群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占比80%以上。
【注:“51020”产业集群是指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现代化工及能源、现代农产品加工)、十大五千亿级产业、二十大千亿级特色产业】
图源:长江日报
2024年,湖北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至1.34万亿元。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研发人员47.8万人;拥有有效专利总量47.46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1.7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1.9%、22.8%。以占全省企业法人数量不足2%的比例,贡献了六成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聚集了七成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形成了八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
下面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简单介绍一下。该榜单评选综合考量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成果、产业带动能力及成长性等核心指标。
百强企业仅占全省高企总数的0.39%,却贡献了31.56%的主营业务收入、31.63%的研发费用、31.08%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平均拥有科研人员770人;年均投入研发费用5.76亿元,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19件,分别是全省高企平均数的80.54倍、68.85倍。
从行业分布来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高企数量最多,达到22家。紧随其后的是电子信息、新材料,各有16家企业上榜;高技术服务、生物与新医药各有14家,新能源与节能9家,资源与环境5家,航空航天4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武汉以41家(东湖高新区20家)处于领跑位置,其次是宜昌13家,荆州、襄阳各7家,荆门、孝感各6家,十堰、鄂州各4家,黄石、黄冈、咸宁、潜江各有2家,随州、仙桃、天门、恩施各有1家。百强高企主要集中在武汉都市圈,达到61家。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位列我国三大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岚图汽车、东风商用车、东风汽车、东风越野车、东风康明斯等榜上有名。
作为十堰工业的“领头羊”,东风商用车首次进入榜单前十强,跃居第五。从2021年推出首款L2+级智能重卡产品以来,其上路运营的智能重卡已超千辆,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1亿公里。去年8月交付中通快递400辆东风天龙KX智能重卡,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智能重卡单笔交付订单。
2024年9月,与清华大学成立商用车智能驾驶联合研究中心。今年将正式推出第六代整车平台,以全新极致空间低风阻驾驶室、全新高效智慧动力链、全新域控电子电气架构、全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全新新能源模块化平台为技术特征,覆盖传统能源、新能源、智能驾驶全场景需求。
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智慧电动汽车品牌,先后推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岚图知音四款车型,2024年共交付85697辆,同比增长70%,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达到26034辆,同比增长59%,全力冲刺20万辆目标。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湖北另一大万亿级产业,拥有11家百亿级企业,1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9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上市企业。长江存储(YMTC)位居榜单次席,这是国内最大的3D NAND Flash(闪存芯片)制造厂商。自研的“晶栈”Xtacking架构历经四代技术演进,可以实现在两片独立的晶圆上加工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为闪存带来更高的输入输出速度、存储密度和品质可靠性
烽火通信(FiberHome)连续三年位列榜首。这是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十家公司于1999年出资成立的光通信企业。从诞生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1976)到提出中国前三个通信国际标准,堪称光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
公司技术及产品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0亿人口;已在33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在巴西、智利光纤宽带接入市场份额第一;累计向欧洲出口超过4000万芯公里光缆,是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最大的光缆供应商。
去年烽火通信实现营收285.03亿元,同比减少8.44%;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38.38%。公司聚焦光芯片、卫星通信、海洋通信等关键核心领域,每年拿出收入的12%以上投入研发,最近三年累计已超过百亿。
来源:牛人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