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系列活动【荔枝高效安全生产专场】成功举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龙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惠聪携副首席专家兼荔枝龙眼高效栽培岗位专家郭栋梁、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孔广辉,聚焦荔枝生产中春季“花果期管理”“两病两虫”等多个关键环节进
从控花到保果做好荔枝产业提升
南粤时讯(编辑/孙琳 通讯员/黄萍)3月28日,《首席专家谈农技》直播系列活动【荔枝高效安全生产专场】成功举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龙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惠聪携副首席专家兼荔枝龙眼高效栽培岗位专家郭栋梁、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孔广辉,聚焦荔枝生产中春季“花果期管理”“两病两虫”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果园现场授课,助力荔枝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安全生产与高效管理。
节目现场
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立足广东省荔枝龙眼资源禀赋,构建"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聚焦三大产业痛点开展系统攻关:
1、产量不稳定:解决大小年问题,提高产量;
2、市场与损耗:缓解因季节性过剩导致的滞销、低价及采后损失;
3、劳动力短缺:应对农业劳力稀缺和用工成本上升。
团队由首席专家牵头,汇聚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8位岗位专家,研究方向包括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病虫害精准防治、保鲜与精深加工及产业经济分析等荔枝龙眼全产业链方向,同时设立覆盖粤西、珠三角和粤东三大荔枝龙眼主产区的5个示范基地。
荔枝龙眼创新团队概况
在体系示范基地荔博园,王惠聪首席指出,成年荔枝树的田间管理,抓好“三个一”是关键,即一条梢、一枝花、一串果,针对这“三个一”做好树体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管理,一年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就有了保障。在春季荔枝花果管理中,应当关注四大关键环节:一是控花,通过化学药剂(如烯效唑和乙烯利)或物理手段(如疏花、短截花穗)控制花量,减少养分消耗,为后续坐果奠定基础。二是授粉受精,荔枝花期常有雨水或低温,对授粉造成影响,建议喷施钙、硼等微量元素及果园放蜂促进授粉受精。三是保果,通过补充生长调节剂(如2,4-D、赤霉素)和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肥)提高果实获取养分的能力,也可结合树干环割技术集中养分供给果实。四是病虫害防治,要结合农业管理、化学精准防治与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残留,保障果实安全。
副首席兼荔枝龙眼高效栽培岗位专家郭栋梁重点讲解了花穗处理和环割保果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针对“花穗过长”现象,郭栋梁建议在花穗长至15-20厘米时,使用化学药剂(如多效唑、烯效唑和乙烯利)或物理手段(如疏花机、竹竿打花)控制花穗长度,减少养分消耗。对于保果方面,可采用环割技术缓解因营养不足导致的落果问题,但需注意树势和挂果量,避免过度削弱根系,在环割后结合喷施叶面肥效果更佳。郭老师强调,花穗处理和环割保果需根据树体状况灵活调整,一定要避免盲目操作。
花穗短截操作示范
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孔广辉从绿色防控理念切入,详细介绍了荔枝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荔枝霜霉病、炭疽病、蒂蛀虫及荔枝蝽象是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虫害。针对霜霉病与炭疽病,可使用精甲霜灵、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而蒂蛀虫、荔枝蝽象等虫害,可通过精准喷施除虫脲、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重点防治树内膛。在绿色防控理念指导下,针对荔枝蝽象的防治可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悬挂平腹小蜂释放卡,利用其优势天敌进行种群控制。此外,孔老师还介绍了病虫害测报方法,可使用保鲜盒收集落花保湿10-12小时来观察病害发生情况。
《广东省荔枝常见病虫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2024年修订)》
保鲜盒病虫害测报演示
针对荔枝龙眼种植户在肥水管理上的疑问,专家们建议,开花前可适量施速效肥,配合有机水溶肥,以满足荔枝开花坐果的养分需求。同时,强调了不同生育期的施肥策略,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双管齐下,提升果实品质。
未来,首席专家谈农技节目将继续聚焦农业热点,邀请不同产业方向专家深度解读,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珊珊
来源:光影乡村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