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我是大模型,擅长自然语言处理。”“你好,我是SQL,擅长在数据库里挖矿。”结果呢?大模型:“你能帮我写个查询吗?”SQL:“你先告诉我,你是要查利润,还是利润中心?”大模型:“这个……都行吧!”SQL:“那你回家等消息吧!”
“你好,我是大模型,擅长自然语言处理。”
“你好,我是SQL,擅长在数据库里挖矿。”
结果呢?
大模型:“你能帮我写个查询吗?”
SQL:“你先告诉我,你是要查利润,还是利润中心?”
大模型:“这个……都行吧!”
SQL:“那你回家等消息吧!”
这就是ChatSQL的真实写照——一场注定失败的“爱情”。
问题:用户问:“今年利润比去年高吗?”
大模型可能生成:
但用户其实是想问:“利润增长率!”
问题:用户问:“客户A最近的订单金额和物流状态?”
大模型可能生成:
但用户需要关联订单表、物流表、客户表……
问题:用户问:“公司高管的薪资是多少?”
大模型可能直接返回:
真相:大模型不理解“敏感数据”,就像让小朋友管理银行密码——灾难性后果。
需求:用户问:“热销商品Top 10是哪些?”
大模型生成SQL:
SELECT product_name, COUNT(*) AS sales FROM orders GROUP BY product_name ORDER BY sales DESC LIMIT 10;结果:成功!但用户紧接着问:“这些商品的利润率呢?”
大模型的回复:
需求:用户问:“客户B的贷款审批状态?”
大模型生成SQL:
SELECT status FROM loans WHERE customer_id = 'B';结果:成功!但用户补充:“请排除测试数据。”
大模型的回复:
SELECT * FROM loans; --(它直接暴露了测试数据)AI的“致命短板”
让多个大模型生成SQL,再由专家模型投票选出“最优解”。
效果:准确率提升30%!但需要请一堆“AI法官”,成本感人。
把企业指标、维度、规则提前存入知识库,大模型查询时自动调用。
效果:用户问“利润增长率”,系统直接返回:
(SUM(CASE WHEN year = '2024' THEN profit ELSE 0 END) / SUM(CASE WHEN year = '2023' THEN profit ELSE 0 END) - 1) * 100 AS growth_rate;提供可视化界面,用户拖拽指标和维度,自动生成SQL。
来源: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