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爱的沛纳海给经典款“瘦身”,有什么野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3 10:39 1

摘要:说到沛纳海,大家记忆最深的是它独一无二的外形——曾经被我归类为“风格型腕表”,也就是说,它是任何阶段可拥有的手表,不存在“被淘汰被替代”的担忧。

说到沛纳海,大家记忆最深的是它独一无二的外形——曾经被我归类为“风格型腕表”,也就是说,它是任何阶段可拥有的手表,不存在“被淘汰被替代”的担忧。

但并不表示曾经是藏家大爱,或造型无平替就没忧虑了。如何以“独特造型”吸引消费者,并最终让更多人持续追随?

从今年“钟表与奇迹”日内瓦钟表展发布的新表来看,沛纳海的目标蛮清晰了——外型酷,内核还得更硬

沛纳海全新Luminor Marina庐米诺系列44毫米自动上链腕表(PAM03312),黑盘,看起来没啥变化,实则用意颇深

沛纳海目前四大系列中,Luminor庐米诺系列是最经典的。

首先它的名字,Luminor源于沛纳海研制的复合发光物料,也是这个创新物料在1960年代初成就首批Luminor庐米诺腕表的诞生。

其次就是大家更熟悉的配备锁杆的表冠护桥装置——哪怕不懂表的人,都能在10多米开外一眼把沛纳海认出来。

它最初是为防水,不小心成了高辨识度的经典设计

于是在1960年代,凭借表冠护桥装置、三明治式表盘及升级的夜光性能,Luminor庐米诺腕表成为沛纳海的代名词。

重温下三明治表盘吧,上层镂空,填充的夜光物料让辨时更清晰

到1993年,沛纳海开始向民用腕表领域拓进,知名度逐渐提升。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都记得,沛纳海依靠独特设计、大胆突破的尺寸,以及材质创新和硬朗风格迎来最辉煌的时期。

那么今年的沛纳海,一口气在全新Luminor Marina庐米诺系列推5块基础表(44毫米直径,分钛金属和精钢两种材质),究竟什么打算?

这是PAM03313和PAM03314,蓝盘和白盘

首先,这个系列最大改变在于,沛纳海居然把防水做到500米,且作为标配使用。这也是致敬品牌作为意大利海军供应商的历史渊源,但的确把行业又“卷”高一度。

为符合沛纳海的标准,每块表都在压力值高于标定数据25%的条件下进行严格测试。

白盘的乐趣在于换表带没限制

其次就是,防水性能提高了,表居然还更薄了?

沛纳海依靠更薄的机芯尺寸(仅12½法分),表壳设计升级后,厚度减少12%,重量减轻15%。对很多被外形吸引又想戴得更舒服的人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其他变化更细微,比如Super-LumiNova® X2夜光涂层首次用于沛纳海的核心系列中,新夜光涂料比上一代更亮,暗处读时更清晰。

它的全新P.980自动上链机芯有3天动力储存,并由横跨式摆轮板桥支撑,更稳定且走时更准。机芯有停秒功能,当我们拉出表冠时秒针会停,调时更准确。

这三块表搭配鳄鱼皮表带,同时也配有同色系橡胶带,两种风格变换。

另外,全钢链款PAM03323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

浅蓝色太阳放射纹表盘

这个表链绝对是亮点——用了很少见的“V”形设计。

表链宽度从表壳到表扣处逐渐收窄。为了更好看,沛纳海用了两种润饰工艺:表面经磨砂处理,边缘及中央的小链节采用精细抛光。

交替润饰让表链在不同光线下更有层次感

这也是第一块配备全新快速调节长度功能的表,表链两端都可延长2毫米——应对热胀冷缩下手围的轻微变化,方便太多。

最后一块就是钛金属腕表PAM03325,橄榄绿色调很耐看。

经磨砂处理的5级钛金属表壳,强度和精钢相当,但重量轻44%

钛金属耐腐蚀且耐磨损,好戴又舒适。其实沛纳海使用钛金属的历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推出的Millemetri原型腕表。1998年,沛纳海再次以钛金属打造Submersible潜行系列45毫米自动上链钛金属腕表(PAM00025),这个材质可满足海军装备频繁接触海水的需求。

它居然配了文雅的深绿色绒面革小牛皮表带,当然还包括一条橡胶表带。

这次5款新表都可快拆表带,自己换装也容易多了!

沛纳海首席市场官Alessandro Ficarelli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表示,这次对Luminor Marina庐米诺系列的更新,也是强调沛纳海对手表性能的追求,比如表变薄更舒适及500米防水的自我“加量”:“未来我们会持续探索性能标准,在历史传承、创新精神和追求实用功能间达到平衡。”

简单说,新款轻薄又有强防水,外加快速换表带,沛纳海几乎把除造型这天然优势外所有能提升的细节,都想到了。

如果说Luminor Marina庐米诺系列经典款的更新,担负吸引新人的使命。那么全新Luminor庐米诺系列44毫米自动上链两地时万年历铂金腕表(PAM01575),就是提供给藏家的高阶选择。

44毫米表壳,蓝色表盘,用了沛纳海Platinumtech™铂金材质

当然万年历之前就有,今年新增蓝宝石水晶表盘的铂金材质,也是给藏家添个选择。

沛纳海用的铂金在特殊工艺加持下,硬度比普通铂金高40%,且更耐刮擦。另外,在同单位体积下比18K金重33%,适合喜欢手腕有厚重感的消费者。

表盘透明,可清晰看到日期和星期盘。

蓝色调也呼应沛纳海的海洋渊源

如果只看表盘,它设计非常简洁,只保留最常见的日期星期,及非常不显眼的12小时第二时区指针,再加上9点位第二时区24小时辅助盘(悄悄带了小秒针和昼夜显示),仅此而已。

相比一般万年历各小表盘营造的复杂视觉效果,这个处理保留了沛纳海原汁原味的大气风格设计。

普通消费者一眼还真看不明白。

但其实人家另有乾坤,比如机芯用的双面设计,其他万年历信息都低调放在表背——有月份、年份和闰年指示,一板一眼得十分清晰(闰年和月份显示在一个同轴圆盘中)。而且这不是摆设,人家是精准运作的。

花费沛纳海创意工坊10年研发的P.4100机芯特点展现在此,另一层用意则是,并非所有信息都必须全然放在表盘,需要时获取就够了

P.4100机芯有两个发条盒提供3天动力储存,配有偏心式K金微型摆陀。也正因为微型摆陀节省空间,机芯直径仅35.1毫米,厚度7毫米。

最后,沛纳海大概实在忍不住,在表盘刻了“Calendario Perpetuo”(万年历)字样——如果看不明白那我直接告诉你吧。

这块表在2399年前不用调校日历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表冠可前后调校日期、星期、月份和闰年,也不用特意避开所谓的调时禁区——毕竟曾经因为手痒万年历调过头,导致傻等一年的读者,我也见(笑)过。

沛纳海只想埋头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正如Alessandro Ficarelli在采访中所说,实用和简洁始终是沛纳海的追求,哪怕复杂功能也不是一味只追求复杂:“我们确保每项功能都清晰易读且操作便捷,忠于其作为工具腕表的理念。另外,融入创新材质也为巩固我们在高复杂腕表上的优势。”

一句话概括,表要够厉害但看起来“举重若轻”,技术够挑战但也实用好戴。

作为“风格型选手”,沛纳海在一个原本没有直接竞品的赛道上低调太久。

而今年新表给我最大的感受,首先是更专注实用——毕竟沛纳海表总体尺寸大,让表戴着舒适得付出更多努力。这一点,Alessandro Ficarelli有一段回复我记忆深刻,我们在谈到38毫米中性的Luminor Due庐米诺杜尔系列时,发现很多女客人仍然喜欢能体现沛纳海DNA的大尺寸表款(有些甚至选择45毫米)。那么,如何让女客人戴大表体验更好?

Alessandro Ficarelli透露未来会考虑优化表壳比例,通过钛金属和陶瓷等轻量化材质,让大表在保持视觉效果同时,不那么重。这就是对“实用性”的回应。

其次,除了为藏家提供高阶产品外,沛纳海需要重拾辉煌。比如今年的木星仪,其实2010年左右就有过,但它要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新一代消费者面前。

木星仪再现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揭示的宇宙天体运行轨迹,极其复杂精密

最后很清晰,沛纳海未来会强化意大利制表本源,比如从海军渊源、科学成就(木星仪的灵感就来自此)和艺术底蕴中寻找灵感,这才是真正有别于瑞士品牌的独特所在。

一款风格腕表,一种意大利美学,再“卷一卷”实用精神,沛纳海的回归是认真的。

来源:八卦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