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来,宜兴市宜城司法所认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立足辖区民营企业发展实际,聚焦企业经营中的痛点难点,通过精准施策、跨域协作、前置服务,构建全链条、多维度法律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今年来,宜兴市宜城司法所认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立足辖区民营企业发展实际,聚焦企业经营中的痛点难点,通过精准施策、跨域协作、前置服务,构建全链条、多维度法律服务体系,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开展“精准化”排查,构筑法治风险防控体系。整合“司法蓝+律师蓝”专业力量,组建法治体检小分队,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清单式”排查,开展“法治体检”,全方位摸排企业在劳务用工、商事合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风险点。推行“普法+体检”“援助+调解”相结合的法律服务模式,通过建立风险隐患台账清单,出具《法律风险防控建议书》,提供精准法律建议并协助制定防控方案。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方案,选派法律顾问驻点指导,助力企业重返行业“赛道”。
强化涉企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行“联动式”化解,“全链式”服务,织密涉企纠纷共治网络。针对涉企矛盾纠纷,宜城司法所第一时间启动“1+N”联动调解机制,联合人社、公安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现场解决纠纷问题,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实现“维权”与“纾困”双赢。
搭建沟通桥梁,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闭环服务机制。立足“前端化解—中端监管—后端赋能”全周期服务理念,构建可持续矛盾化解成果保障机制。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万所联万会进万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活动,通过政策赋能与资源整合助力企业长效发展,打造“司法牵线—企业联动—行业协同”生态圈,积极助推“矛盾化解—经营恢复—效益增长”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组建“惠企助企”宣传团,深入辖区内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项活动,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出专业对症“法律处方”,高效反馈、及时答疑,推动涉企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截至目前,宜城司法所共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活动31次,提供法律咨询2700余人次,梳理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71件,成功调处涉企纠纷60余件。为企业发展营造“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良好环境奠定了基础。夏逸涵 葛玲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