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年前,全国有300万快递员,全年合计送出了500亿个包裹。仅仅七载光阴过去,这一数字已经暴涨至1700亿,而快递员数量却几乎原地踏步。随着9.9元包邮的模式难以为继,以及运费上涨的消息尘埃落定,7000万电商从业者和9亿网购用户,正站在新一轮电商行业巨变的十
七年前,全国有300万快递员,全年合计送出了500亿个包裹。仅仅七载光阴过去,这一数字已经暴涨至1700亿,而快递员数量却几乎原地踏步。随着9.9元包邮的模式难以为继,以及运费上涨的消息尘埃落定,7000万电商从业者和9亿网购用户,正站在新一轮电商行业巨变的十字路口。
近期,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反对恶性内卷,推动社保、拉升薪酬,连锁反应直接传导至高度依赖低价劳动力的快递行业。部分地区已迈出涨价第一步——广东自8月起,每单涨价4毛,不低于1.4元;浙江义乌统一上调1毛,快递最低1.2元。昔日“8毛发全国”的奇幻时代,正式终结。
或许有人不以为意,但细微的几毛钱,放大到年投递千亿件快递的体量,它就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利润线。例如极兔快递,2024年财报显示:国内每单收费0.32美元,成本0.3美元,纯利润不足1毛5人民币。圆通中通韵达等巨头同样苦苦挣扎,每单盈利只在5分到2毛之间,涨价带来的喘息机会弥足珍贵。
但对于依赖低运费活着的9.9包邮网店来说,利空接踵而至。他们刨除成本和运费后,本就只有5%左右的净利润,一单能赚个五毛便万幸。这一切靠的就是快递费“白菜价”,邮费一旦上涨,低价电商模式顷刻岌岌可危。
本质上,运费上涨掀起的,并非只是价格变动,而是一场以包邮促销为底层逻辑的电商全面洗牌。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包邮商品、平台玩法,将因为规则的改变迎来深度调整。我们即将见证,一场覆盖全国的电商经济大风暴。
时间拨回二十年前,淘宝刚上线时,快递相当昂贵——邮政22元一单、顺丰20元、通达系18元,想做好电商无异于天方夜谭。唯独圆通毅然以12元低价承揽淘宝件,大胆押宝未来“规模换效益”。最终,双十一购物节横空出世,电商业务量暴增,快递公司纷纷跟进,江浙沪包邮由此诞生。
很快,平台的强势地位显现,快递公司为了抢市场,祭出价格战,单价越打越低,从每件两三块甚至滑落到一两块,全国包邮成为行业标配,也让9.9包邮铺天盖地。一众聪明商家,把商业模式完全建立在名为“损失厌恶”的用户心理之上。简单说,人们更害怕额外支出,比如10元配送费会劝退一众潜在买家。反之,29包邮比19+10元更有说服力。
获得包邮满足感后,用户消费热情被点燃、客单价提升了三成以上,甚至有61%的消费者优先筛选包邮商品,不包邮的产品则直接丧失市场进入资格。低价包邮并没降低商品质量,反而带来低退货率。但这种极端模式也导致平台更倾向推荐销量高的店铺,劣币驱逐良币,偷工减料现象频现,反成了一种“劣质循环”。
更狠的是,平台算法推波助澜,不包邮很难获得曝光,除非自带流量或独特属性,否则只有加入包邮战局才能获得生存空间。中国电商,引入了包邮竞争的漩涡。
不少人以为换个平台就能跳出这个怪圈。实际上,2014年后淘宝已开始转型品牌化,9.9包邮店铺阵亡过半。然而,这些店家没有消失,而是迁徙到了新兴的拼多多。2015年拼多多崛起,五年内完成大规模吸粉,疫情催化下吹响了全网低价号角,连淘宝京东都被迫跟进。包邮权重之高,甚至反绑架了算法。如今,拼多多9.9包邮的超低价商品灌溉着最大流量池,无论直播带货还是社区团购,都必须遵循其定价法则。
归根到底,包邮不仅迎合了用户心智,更是平台拉新留存的流量利器。就如外卖补贴大战里的奶茶,“不赚钱”却是打造高频场景与用户黏性的入口。只要一日未决出垄断者,快递、电商、工厂间的利润博弈就不会结束。而在这场战争背后,除了沉甸甸的基建投资,更有拼尽全力的300万快递员。
短短几年,快递包裹量翻番甚至三倍增长,快递员却苦不堪言。快递行业与电商如今变成了相互依存又彼此消耗的矛盾体:快递靠电商养活,电商靠快递低价生存,越发激进的退货率甚至成为快递公司业务增长的来源之一。这条“互吸血”链路,难以为继。
终于,在各类迹象集体爆发后,我们迎来了快递涨价。多地网点人手紧缺,物流延误成为常态,快递员大批跑路转行。末端夫妻快递店撑不下去,网点倒闭、老板跑路现象激增,不少服务质量也由此跌落谷底。快递员不送上门、不通知,不再在意投诉,归根结底,是行业已卷到极限,大家都“卷不动了”。
“免费往往最贵”。当我们习惯于低价、高补贴、包邮的美好时光后,烧钱战、低价战,结果十几年下来没有真正赢家。低价电商像极了外卖补贴大战:红包越大,分量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三无低质品盛行,快递、商家、骑手俱疲。平台难以为继,小微商家活不下去,消费者体验最终也只有下滑。
快递涨价,不过是在“8毛全国通发”的黄金年代画上一道底线。共享单车尚且要1.5元一程,如今成本激增的现实下,我们必须告别曾经的包邮错觉,直面真正的消费逻辑回归合理生态:服务与品质的价值,远高于廉价的幻象。
这一次,拼多多们还能绝地突围吗?还是说,一场新的更公平、更健康的电商秩序即将诞生?属于全民的快递、电商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来源:爱健康爱生活